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14:06
本文关键词: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是浪漫主义艺术观和哲学观在音乐领域的具体化,它带有这个时代所赋予的鲜明特征。李斯特在对音乐“内容与形式”命题的探讨过程中,继承了黑格尔的二元论美学思想,强调形式为内容服务的观点。音乐应当以情感内容的表现作为其艺术价值的标准,这是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他借助于文学的力量,把情感的主体性扩展到纯音乐的广阔领域;他在音乐形式上的种种创新,也是立足于拓展情感表现的广度、加强情感表现的深度这一总体需要之上的。对于渴望世界重新复归于人性的李斯特来说,无论是倡导音乐应当“丰富并净化人的情感,唤醒他们心灵上最美好的自我”,还是为摆脱难堪处境而向宗教寻求灵魂的救赎,都是李斯特审美价值观的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和借鉴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对于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纠正艺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技轻艺、重艺轻道的错误观念,以及培养创新人才、发展民族音乐等方面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李斯特 音乐美学思想 价值论 当代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01
【目录】:
- 目录2-3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5
- 前言5-7
- 一、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的产生7-12
- 1.1 时代背景7-9
- 1.2 李斯特的音乐道路9-12
- 二、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12-16
- 三、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16-25
- 3.1 音乐的情感性16-18
- 3.2 音乐的文学性18-21
- 3.3 音乐的形式美21-25
- 四、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中的价值论25-32
- 4.1 道德论25-28
- 4.2 救赎论28-32
- 五、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32-37
- 5.1 坚持音乐的人文品格32-34
- 5.2 对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34-37
- 结语37-39
- 致谢39-40
- 主要参考文献40-42
- 附录4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佳佳;李斯特《十二首超级练习曲》情感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段小丽;赵元任音乐思想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雪洁;阿诺尔德·勋伯格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倩;同一体裁下的不同叙事理念[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袭泓霖;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和声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张可心;从歌德相同歌词的艺术歌曲看不同作曲家的创作风格[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4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