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镝不废我弦歌——抗战初期的国立音专与中国近代音乐转型
发布时间:2022-01-08 19:33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生积极参与救亡图存运动,创作乐曲,举行音乐会,募集款项捐助军队,以音乐作为武器,鼓舞国人同仇敌忾。一些作品因此在中国军民中广为传唱,振奋抗日精神。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音乐作品,大多具有突出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中国音乐人在抗战炮火中积极创作,不断探索,大大发展了借鉴西方音乐理论与技术,改造传统国乐,创造新国乐的诉求。中国近代音乐转型进入新的阶段。
【文章来源】:当代音乐. 2020,(07)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国立音专师生与反日斗争活动
二、国立音专师生与中国近代音乐转型
余论
本文编号:3577152
【文章来源】:当代音乐. 2020,(07)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国立音专师生与反日斗争活动
二、国立音专师生与中国近代音乐转型
余论
本文编号:3577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57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