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民歌润腔技艺研究——兼论广西壮族、侗族、苗族、彝族的音乐审美趣尚
发布时间:2023-03-29 18:28
润腔是展现音乐形式美的核心手段之一,广西壮、侗、苗、彝等少数民族民歌中直声与颤声、阻声与顺声、真声与假声、拟声、鼻音、声音位置调整(声音焦点移动)以及倚音、滑音等歌唱技术对音高、音色、节奏、音强、韵律等方面进行润饰和丰富,凸显音乐的对比与张力,使音乐的变化起伏与民族语言、地方音韵融为一体。润腔艺术产生于特定文化生态,受到民族语言的影响,承载着不同族群的文化认同、审美趣尚、情感表达。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歌润腔界说
二、直声与颤声
(一)直声
(二)颤声
1. 慢的深颤音式
2. 快的浅颤音式
3. 快的深颤音式
4. 假声的先直后颤式
三、阻声与顺声
四、真声与假声
五、拟声润腔
六、结语
本文编号:377425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歌润腔界说
二、直声与颤声
(一)直声
(二)颤声
1. 慢的深颤音式
2. 快的浅颤音式
3. 快的深颤音式
4. 假声的先直后颤式
三、阻声与顺声
四、真声与假声
五、拟声润腔
六、结语
本文编号:3774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77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