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闽南语创作歌曲研究(1930-1970)
发布时间:2017-07-16 16:01
本文关键词:台湾闽南语创作歌曲研究(1930-1970)
更多相关文章: 闽南语创作歌曲 主要作品 音乐分析 总体评述
【摘要】:本文以1930至1970年的闽南语创作歌曲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闽南语流行歌曲、闽南语儿童歌曲、闽南语艺术歌曲这三部分进行论述。对歌曲从民谣到创作歌曲的发展脉络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主要曲作家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论文分序言、结语与五个章节。序言部分主要叙述了“闽南语创作歌曲”的定义及歌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发展情况,并对有关此课题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回顾。 第一章“台湾闽南语传统民间歌谣简述”主要叙述了闽南语传统歌谣的源流、种类、歌词特征、音乐特点,包括闽南语语言音色、音调对闽南语歌谣风格的影响。 第二章“日据时期台湾闽南语创作歌曲概况”对日据时期闽南语创作歌曲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主要歌曲类型、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这一时期创作歌曲的特征进行总结和评述。 第三章“光复后闽南语流行歌曲的新发展”主要论述了光复之后闽南语流行歌曲在歌曲类型、音乐风格、曲体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并对此时期歌曲的总体特征及当时传媒、报刊对其的影响做简要的评述。 第四章“光复后儿童创作歌曲发展概况”主要叙述了光复后儿童创作歌曲的主要类型、特征,并对歌曲的歌词、曲体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 第五章“光复后闽南语艺术歌曲发展概况”,本章论述了这一时期闽南语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发展情况及主要作品的音乐风格特征,并对歌曲的总体特征及新时期的发展做进一步的评述和介绍。 结语部分总结论文的研究过程与结果,经过上文的论述与分析,对闽南语歌曲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下的转变即从传统民谣到大众歌曲、儿童歌曲、艺术歌曲这几个方面各自不同的发展特点进行总结,并对新时期的创作歌曲做简要的介绍与展望。
【关键词】:闽南语创作歌曲 主要作品 音乐分析 总体评述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14
【目录】:
- 论文摘要4-7
- 序言7-10
- 一 关于"台湾闽南语创作歌曲"的简述7-8
- 二 研究现状8-9
- 三 研究范围及研究意义9-10
- 第一章 台湾闽南语传统民间歌谣简述10-20
- 第一节 台湾闽南语民间歌谣源流10-11
- 第二节 台湾闽南语歌谣的特点11-17
- 第三节 语言音色对歌谣风格的影响17-20
- 第二章 日据时期台湾闽南语创作歌曲概况20-38
-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境况20-22
- 第二节 主要作品22-24
- 第三节 作品风格24-33
- 第四节 主要曲作家33-35
- 第五节 小结35-38
- 第三章 光复后闽南语流行歌曲的新发展38-55
- 第一节 社会及大众传媒背景38-39
- 第二节 主要作品39-41
- 第三节 作品风格特征41-49
- 第四节 主要曲作家49-51
- 第五节 小结51-55
- 第四章 光复后儿童创作歌曲发展概况55-67
- 第一节 儿童创作歌曲的萌芽55-58
- 第二节 儿童创作歌曲的音乐分析58-64
- 第三节 主要曲作家64-65
- 第四节 小结65-67
- 第五章 光复后闽南语艺术歌曲发展概况67-84
- 第一节 艺术歌曲的萌芽67-70
- 第二节 艺术歌曲的音乐分析70-79
- 第三节 主要曲作家79-82
- 第四节 小结82-84
- 结论84-90
- 参考文献90-94
- 附录94-110
- 后记11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凡夫;;首部台语歌剧《马偕》方向不明确[J];歌剧;2009年02期
2 樊祖荫;四、五度结构与二度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一[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周青青;;我国民歌调式分布的统计与阐释[J];音乐研究;2009年02期
4 蓝雪霏;台湾“褒歌”的系属及其来源[J];音乐研究;1994年01期
5 伍国栋;通俗歌曲及其传播的民间音乐本质[J];人民音乐;1988年03期
6 樊祖荫;变和弦及其在五声性调式和声中的运用——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二[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沈丹;;对我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特点的应用研究[J];艺术研究;2006年03期
8 周青青;;汉族民歌中的旋律展衍[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钱茸;;语言学方法之于音乐的“中国元素”——《民族语言音乐学》课程论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549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54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