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本文关键词:戏曲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摘要】:近年来,流行音乐对戏曲元素的吸收与借鉴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这一方面为流行音乐注入了新的艺术活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戏曲的革新和发展。以往学者对于这种现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流行音乐在主题方面对戏曲的借鉴,以及流行音乐与戏曲的融合过程上,很少有人深入系统地来梳理戏曲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具体运用。为弥补这方面的空白,本文从唱词、伴奏乐器、曲牌、旋律、唱腔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这一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艺术现象,以期能够进一步推动流行音乐对我国戏剧元素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戏曲元素 流行音乐 运用
【基金】: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项目编号:2013-QN-473 2013年度周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拓展成果。项目编号:ZKSKDY-2013-100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流行歌曲主要是指那些内容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形式活泼轻松,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广泛传唱、流行于某一时期甚至传于后世的歌曲。我国的流行音乐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众所周知的舶来品。然而这种源自于西方的音乐艺术却很快被国人所接受,并流传至今,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歌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园;;我国戏曲的现状和出路[J];戏剧文学;2005年12期
2 李蓓蕾;;歌曲创作中的说唱、戏曲音乐元素[J];音乐创作;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妍娜;;当代流行音乐中的“戏曲风”[J];黄河之声;2008年03期
2 黄永健;;后技术时代的艺术愿景省思[J];设计艺术研究;2011年02期
3 朱涛;;试论“混”在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两面性[J];设计艺术研究;2011年02期
4 时胜勋;;艺术身份:中国当代艺术的身份焦虑及其精神境界[J];民族艺术;2013年05期
5 宋洁;;戏出东方——浅谈流行音乐融入戏曲元素的现象[J];丝绸之路;2010年14期
6 朱君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消费文化语境下传统戏曲的现代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9期
7 姜熙;;体育全球化中中华武术的生存危机和发展抉择[J];体育学刊;2009年10期
8 侯俊彩;;中国流行音乐融入戏曲元素的现象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时胜勋;;艺术命运与精神家园[J];艺术广角;2010年03期
10 黄永健;;后技术时代的艺术愿景省思[J];艺术学界;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新华;柳子戏衰落的原因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卉;当代艺术“中国方式”意义的主题展览学术梳理(2000-2010)[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郝磊;豫北四股弦戏曲音乐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杰;京剧脸谱的现代装饰设计语言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9年
5 文静;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媚俗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刁文姗;浅论中国元素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高尚;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自救与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希如;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禅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颜昌戈;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艺术家参展历程探寻[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董竞文;中国当代女雕塑家女性视角探析[D];江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红媛;偏差的定位 ——质疑“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历史重构展”[J];美术观察;2005年09期
2 查常平;;当代艺术的边缘化[J];美术观察;2005年10期
3 管郁达;;中国当代艺术与“后冷战时代”的国家形象塑造[J];美术观察;2006年05期
4 时胜勋;;艺术精神与文化自立[J];文艺评论;2007年01期
5 代迅;;去西方化与寻找中国性——90年代中国文论的民族主义话语[J];文艺评论;2007年03期
6 河清;“当代艺术”的“同质多样性”[J];文艺研究;2005年07期
7 胡晓明;中国文论的正名——近年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去西方中心主义”思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杭海宁;;中国双年展策划人制度的现状评析[J];中国摄影家;2007年07期
9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杨;;对钢琴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郭晓雯;;从艺术需要与社会需要看19世纪德奥音乐与文学的“联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6期
3 段萱庭;;如同花儿开在春风里——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声乐艺术现象的回顾[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7期
4 曾纪照 ,文英;皮黄声腔的适应性与局限性[J];中国音乐;1986年01期
5 崔兵;黄昏的情境——音乐与绘画中印象主义的内在精神[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6 达·雪涓;;我国对傩和傩戏的研究[J];西藏艺术研究;1989年01期
7 龚妮丽;;诗与音乐之关系初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8 闫兵;;艺术现象学对音乐审美的启示[J];音乐天地;2010年04期
9 程显博;;也谈MTV[J];艺术广角;2000年04期
10 杨惠忠;;源于左脚调的创作感悟[J];云岭歌声;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索拉;研讨会亦是创作的过程[N];音乐周报;2011年
2 林力平;二○○八年舞蹈动态与亮点述评[N];中国艺术报;2009年
3 蔡体良;让舞剧“舞”起来[N];文艺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钟小勇;建国以来我国声乐艺术观念的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林;一衣带水 唇齿相依[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朝辉;悖论的背后:杨丽萍原生态歌舞理论与实践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艳辉;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D];河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55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55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