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伊多梅纽》中埃莱特拉咏叹调《哦,疯狂!哦,暴怒

发布时间:2017-07-18 17:19

  本文关键词:《伊多梅纽》中埃莱特拉咏叹调《哦,疯狂!哦,暴怒!》的分析与演绎


  更多相关文章: 伊多梅纽 莫扎特 正歌剧 女高音咏叹调 埃莱特拉


【摘要】:在西方歌剧史上,莫扎特的歌剧可以说是承前启后的。其重要性远超过他的器乐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力。本文所述《伊多梅纽》虽不是莫扎特最好的歌剧,但却是他创作成熟期的首部经典作品。本文分析的这首咏叹调生动地刻画了埃莱特拉的悲剧人物性格,是其中非常出色且出彩的一个唱段。作为演唱者,我们在学习一部作品的时候,不但要熟知作曲家的生平经历、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作曲家的风格特征及其创作手法,还要不断地提高演唱能力以及各方面的修养,更要很好地揣摩音乐,正确把握作品的演唱技巧与演唱风格,,体会人物心理,以期尽可能完美地表现作品,塑造出令人信服的舞台艺术形象。
【关键词】:伊多梅纽 莫扎特 正歌剧 女高音咏叹调 埃莱特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1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第一章 《伊多梅纽》介绍7-9
  • 第一节 创作背景7
  • 第二节 剧情简介7-8
  • 第三节 埃莱特拉人物分析8-9
  • 第二章 《哦,疯狂!哦,暴怒!》词曲分析9-13
  • 第一节 歌词内容9
  • 第二节 曲式分析9-10
  • 第三节 歌曲伴奏10-13
  • 第三章 《哦,疯狂!哦,暴怒!》演绎13-17
  • 第一节 演唱技巧13-14
  • 第二节 演唱风格14-15
  • 第三节 情感表达15-16
  • 第四节 肢体语言16-17
  • 结论17-18
  • 致谢18-19
  • 参考文献19-20
  • 作者简介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侠;;罗西娜的咏叹调演唱探析[J];音乐生活;2011年08期

2 杨霞;;试析女高音咏叹调——不幸的人生[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3 田春华;;普契尼歌剧中的咏叹调阐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常晶;李天义;;浅谈莫扎特歌剧咏叹调中的艺术特征——以《费加罗的婚礼》为例[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5 梁婧宇;;通过对米凯拉咏叹调的分析谈歌剧人物性格的塑造[J];黄河之声;2011年07期

6 史君良;;《声乐录音百年传奇史》(十)[J];歌剧;2011年09期

7 于峰;;亨德尔歌剧咏叹调《让我痛哭吧》的解读与演唱[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8 卢雅斐;;浅析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角色塑造与演唱处理[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9 张磊;;咏叹调《她从未爱过我》的音乐结构及演唱分析[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10 谢朝宗;;纽约暑期歌剧舞台充满童趣[J];歌剧;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士艾;;生日咏叹调 秋子[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霍长和;;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评歌剧《苍原》的音乐[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赵大浩;;前期沫若诗的修辞法[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4 匡雅玲;;浅谈歌唱中“字”、“气”、“情”的处理在演唱中国歌曲中的作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魏艳;;声乐表演艺术中理解和表现的训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吴建宁;;创作个性与群众观念[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7 郭超;;歌唱的艺术处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郭明志;;刀圭与《西游记》人物的别名代称[A];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闫琛;;浅议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10 刘玉娣;;走出群众合唱的误区[A];2004年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全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奖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周轩千;“体检枪手”咏叹调[N];上海金融报;2008年

2 北京大学教授 孔寒冰;“英雄城市”咏叹调[N];东方早报;2009年

3 季昌仁;教育咏叹调[N];中国质量报;2002年

4 赵文;戏剧大省需要唱响自己的咏叹调[N];兰州日报;2009年

5 季颖;盲道“咏叹调”[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华西证券 曹雪峰;一汽轿车 奏响“M6”咏叹调[N];证券日报;2003年

7 ;白领蓝色咏叹调[N];网络世界;2001年

8 王信纳;歌剧中的唱段[N];音乐周报;2001年

9 王信纳;歌剧中的唱段[N];音乐周报;2001年

10 刘伟 文学博士;《哎嗨哟》:一曲俗世的咏叹调[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彦;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2 陶立新;论威尔第晚期歌剧男中音声部角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杨晓琴;格鲁克的改革歌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4 徐文正;我国新时期三部严肃歌剧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蕾;《伊多梅纽》中埃莱特拉咏叹调《哦,疯狂!哦,暴怒!》的分析与演绎[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2 高艳;论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四种性格类型[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聂亚平;潜移默化,继承创新[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茜;试论歌剧《图兰朵》中“柳儿”和她的两首咏叹调[D];河南大学;2008年

5 张艳婷;试析真实主义歌剧的两部开山之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杨;咏叹调演唱中的二度创作问题[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7 何颖;莫扎特的歌剧对美声唱法的贡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磊;论威尔第歌剧中男低音咏叹调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9 魏桂珍;对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中两首女中音咏叹调的分析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徐伟龙;论咏叹调《贞洁的小屋,向你致敬》的抒情性风格及其诠释[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558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558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d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