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从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看舒曼的美学意向与演唱处理

发布时间:2017-07-18 20:32

  本文关键词:从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看舒曼的美学意向与演唱处理


  更多相关文章: 罗伯特·舒曼 《妇女爱情与生活》 演唱处理 美学思想 钢琴伴奏 艺术歌曲


【摘要】:文章以浪漫主义繁盛时期,德国著名音乐家、音乐评论家罗比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Alexander Schumann)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Frauenliebe undlenben)为研究对象。第一章分三节,第一节主要介绍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第二节介绍《妇女爱情与生活》的创作背景,在艺术特色方面分别从旋律与钢琴伴奏、诗歌表达音乐、注重民族特色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章分三节,主要是从美学角度进一步分析这部套曲,分别从舒曼美学思想形成的原因、“情感论”中的美学思想、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进行概述。第三章主要来对这部套曲演唱方面进行分析,,分别从诗歌的情感表达、钢琴伴奏织体、演唱时的发音等方面进行新型处理分析,进而更好的做到对音乐作品的诠释。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能对舒曼艺术歌曲的具体演唱有一个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罗伯特·舒曼 《妇女爱情与生活》 演唱处理 美学思想 钢琴伴奏 艺术歌曲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16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第一章 罗伯特·舒曼和他的声乐套曲创作7-13
  • 第一节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7-8
  • 第二节 舒曼的音乐创作之路8-10
  • 第三节 《妇女爱情与生活》的创作与艺术特色10-13
  • 一、声乐套曲的创作背景10
  • 二、声乐套曲的艺术特色10-13
  • 第二章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反映出的音乐美学特征13-21
  • 第一节 舒曼美学思想形成的原因13-14
  • 第二节 “情感论”的美学思想14-19
  • 第三节 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19-21
  • 第三章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演唱风格把握21-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3
  • 致谢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婉;;谈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Z2期

2 刘广奂;;马勒声乐套曲《漂泊艺徒之歌》的演唱研究[J];音乐生活;2007年01期

3 左开菊;论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创作手法及其艺术形象[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夏小燕;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兼谈舒曼对艺术歌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李永铎;;《大地之歌》——马勒交响性的声乐套曲[J];音响技术;2006年02期

6 毛慧;关于舒曼的几部声乐套曲的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张爱萍 ,傅庚辰;诉衷情 声乐套曲《航天之歌》之一[J];歌曲;2003年12期

8 刘孝利;;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简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王保德;;简论彝族海菜腔[J];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04期

10 伊人;;大型声乐套曲《南京1937》CD面世——60分钟12首歌曲全景再现70年前南京人民苦难历程[J];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穆利斌;;苏联纪念币补记[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泰丰;与时代同步 和人民同歌[N];文艺报;2009年

2 《北京青年报》资深文化记者、音乐评论家 伦兵;浓缩辉煌历史赞美当代中国[N];韶关日报;2011年

3 卜大炜;国交以豪情歌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演讲人 傅庚辰;红歌——亿万人民纵情歌唱[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记者 谌强;傅庚辰作品研讨会音乐会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6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傅庚辰;中国音乐三十年[N];光明日报;2008年

7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贤况;“我生在一九七八”[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孟兰英;长征组歌的前世今生[N];光明日报;2011年

9 张佳林;从“师父”到“师傅”[N];音乐周报;2011年

10 梁茂春;寻求两种“古典”文化的结合[N];音乐周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从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看舒曼的美学意向与演唱处理[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2 彭灵;郑秋枫的声乐套曲《祖国四季》的演唱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进;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4 龙玉婷;声乐套曲各分曲间的逻辑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5 朱芾;声乐套曲《祖国四季》艺术特色及演唱特点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娴;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演唱处理——对其中四个主要唱段的剖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杨馥嘉;探究女中音声乐套曲的演唱方法与艺术特色[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8 白兰;声乐套曲《滇西诗钞》的音乐与演唱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盖文剑;关于舒曼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0 康思超;德彪西声乐套曲《华丽盛宴》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9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559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d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