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3和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5 20:26

  本文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3和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音画练习曲 调式调性 和声技法


【摘要】:在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总是有些名字让人记忆犹新,“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必然是其中最闪亮的名字之一,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传奇倡导者。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的著名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一生中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其中传世之作《音画练习曲》至今扔被世人推崇之至,那优美的旋律极富俄罗斯民族风情的独特创作技法至今依然让后世为之感叹。 在《音画练习曲》中op33更是他音乐创作生涯中的巅峰之作,在创作此作品时拉赫玛尼诺夫正处在事业与生活的巅峰时期,美满的生活与孩子的出生给拉赫玛尼诺夫无限的创作激情。op33中包含了大量的拉赫玛尼诺夫本人所特有的特殊技法与创作方式,在这里主要通过op33的和声分析为主导来探究拉赫玛尼诺夫这位世纪大师在作品中所体现的独具特色的和声思维。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章主要概括了拉赫玛尼诺夫生平及当时所处于的社会环境,音乐创作的风格和钢琴音乐创作特点,《音画练习曲》op33的创作背景与它的体裁形式及乐曲特点。在第三章中由拉赫玛尼诺夫在作品中民族性音乐的使用引出调式、调性的特点,调式的多样性及思维的呈现方式。第四章通过使用大量谱例为读者介绍《音画练习曲》op33和弦形态的特点,其中包括色彩性和弦的运用特征与传统和弦形态的拓展运用和持续因素的特殊运用,并且实例剖析这几种和弦的使用方法。在第五章中所阐述的是在op33中和声进行的特点,线性化和声思维的使用,之后说明色彩性和弦连续进行的运用和具体实例。笔者希望仅以本文对拉赫玛尼诺夫op33这一作品的和声研究,能够加深读者对这一作品中调式、调性思维,和弦形态,和声进行等方面的认识,对理解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和声创作思维,全面深刻的分析拉赫玛尼诺夫音乐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关键词】:音画练习曲 调式调性 和声技法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绪论7-9
  • 一、 选题缘由7-8
  • 二、 国内外研究背景8-9
  • 第二章 拉赫玛尼诺夫与《音画练习曲》op3339-20
  • 一、 拉赫玛尼诺夫生平简介9-10
  • 二、 音乐创作风格及钢琴音乐创作特点10-12
  • (一) 音乐创作风格特征10-11
  • (二) 钢琴音乐创作特点11-12
  • 三、 《音画练习曲》op33 的创作背景及体裁特点12-13
  • (一) 创作背景12
  • (二) 体裁特点12-13
  • 四、 《音画练习曲》op33 的整体特点13-20
  • (一) 音乐性与画面性的自然衔接13-16
  • (二) 飞腾的主导动机16
  • (三) 钟声的模仿因素16-20
  • 第三章 调式、调性的特点20-27
  • 一、 调式的多样性20-25
  • (一) 自然音调式20-22
  • (二) 中古调式22-24
  • (三) 全音音阶24-25
  • 二、 调性思维的呈现方式25-27
  • (一) 调性布局25-26
  • (二) 调性的变化发展26-27
  • 第四章 和弦形态的特点27-45
  • 一、 色彩性和弦的运用特征27-32
  • (一) 关系调渗透和弦27-29
  • (二) 色彩性装饰和弦29-30
  • (三) 色彩性变和弦30-32
  • 二、 传统和弦形态的拓展运用32-41
  • (一) 三度叠置和弦32-37
  • (二) 非三度叠置和弦37-41
  • 三、 持续因素的特殊运用41-45
  • 第五章 和声进行的特点45-55
  • 一、 线性化的和声思维45-52
  • (一) 平行进行45-47
  • (二) 半音化进行47-48
  • (三) 多层结构的线性呈示48-51
  • (四) 低音同向的线性呈示51-52
  • 二、 色彩性和弦的连续进行52-55
  • (一) 功能替代或换接进行53-54
  • (二) 同轴和弦连续进行54-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58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博彦;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文献(上)[J];钢琴艺术;2004年04期

2 王化冰;;“古老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拉赫玛尼诺夫[J];黄河之声;2004年02期

3 华萃康;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变音体系(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5年03期

4 华萃康;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近现代和声技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6年02期

5 华萃康;;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多层结构[J];音乐艺术;1993年03期

6 吴令仪;试论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曲的创作特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7 李刚;;立足传统 立意创新——拉赫玛尼诺夫和声技法分析[J];艺海;2008年06期

8 王宝军;;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的创作特征[J];艺术研究;2007年02期

9 毕丽君;;关于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民族性与悲剧性的研究[J];艺术探索;2007年05期

10 邓肯·法洛维尔 ,王崇刚;最后的拉赫玛尼诺夫[J];音乐爱好者;200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媛莉;桑桐和声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金城;拉赫玛尼诺夫第一钢琴协奏曲创作技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73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573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b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