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高师学生班级音乐课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20:03

  本文关键词:高师学生班级音乐课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师学生 班级音乐课 教学能力 培养 研究


【摘要】: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水平与综合能力等,是驾驭班级音乐课的必备能力。研究高师学生班级音乐课教学能力培养的方法,是本文论述的中心,在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目前不少高师学生缺乏对先进教学法以及先进思想的系统认识与了解,依然复制循环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从教学法的基本涵义着眼,对实际的应教能力以及对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进行探讨。结合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对我国教育体系现状做出解析思考及研究,分析高师学生的成长道路,并提出建议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此文将对高师学生班级音乐课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法”层面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给予实际指导。 具体来讲,本文第一章从高师学生音乐教学能力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分析了对高师学生音乐教学能力培养进行研究的意义,并对国内外教育界和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做了阐述,明确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在第二章中,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师学生教学能力的理论体系,比对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区别,认为作为职前教育的一种,教学能力是可以得到发展和培养的。 在第三章里笔者论述了我国高师教育的现状,尤其是重点阐述了四川省高师教育的情况,并对在校和毕业高师音乐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了抽样评估,科学的评价了高师教育的情况。 在最后一章里,本文对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作出了进一步的思考,并提出了课程设置的原则和目标。最后作者提出了对高师学生班级音乐课教学能力培养的看法,以飨读者。
【关键词】:高师学生 班级音乐课 教学能力 培养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8
  • 第一章 高师音乐教育研究意义与现状8-12
  • 第一节 高师音乐教育的研究意义8
  • 一、高师音乐教育研究的理论意义8
  • 二、高师音乐教育研究的实践意义8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简述8-9
  • 一、国外研究情况简述9
  • 二、国内研究情况简述9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9-12
  • 一、研究思路9-10
  • 二、研究方法10
  • 三、本文的创新10-12
  • 第二章 高师学生班级音乐课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的基础理论12-19
  • 第一节 高师学生教学能力结构与形成13-15
  • 一、高师学生教学能力结构13-14
  • 二、高师学生教学能力形成规律14-15
  • 第二节 音乐教师班级课教学能力的界定与特点15-17
  • 一、班级音乐课的界定15-16
  • 二、班级音乐课教学能力的界定16
  • 三、班级音乐课教学能力的特点16-17
  • 第三节 班级音乐课的教学基础理论17-19
  • 一、达尔克罗兹体系17
  • 二、柯达伊教学法17
  •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7-18
  • 四、美国的综合音乐教学法18
  • 五、日本铃木教学法18-19
  • 第三章 高师学生班级音乐课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19-29
  • 第一节 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要求与现状19-22
  • 一、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要求19-20
  • 二、高师音乐教育现状20-22
  • 第二节 高师学生音乐教学能力情况调查22-25
  • 一、在校生情况调查22-24
  • 二、对毕业生情况的调查24-25
  • 第二节 调查问卷分析25-29
  • 一、高师音乐院校教育教学成绩25-26
  • 二、高师音乐院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26-29
  • 第四章 高师学生班级音乐课教学能力培养的思考29-42
  • 第一节 强化高师音乐教育办学理念29-30
  • 一、音乐教育应该与文化大环境相结合29
  • 二、音乐教育应该与时代大环境相结合29-30
  • 第二节 充实高师音乐专业教学内容30-37
  • 一、改革课堂教学内容30-37
  • 二、丰富课外教学活动37
  • 第三节 完善高师音乐教育教学管理制度37-42
  • 一、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37-40
  • 二、进一步完善考试方式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45-52
  • 附录 145-46
  • 附录 246-47
  • 附录 347-52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简介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信东;;中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J];音乐天地;2007年01期

2 曾吉;关于高师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J];体育函授通讯;1996年03期

3 于飞,范丽萍;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体育教学的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王衡霞,赵荣生;论高等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合作学习[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章莉;;影响高师学生声乐教学效果的心理因素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年24期

6 秦乐忠;王英光;;发挥音乐课教学特长,为和谐教育注入活力——特长课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之研究[J];文教资料;2010年06期

7 杨树海;;浅谈音乐课教学中的教育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8 范莉莉;;谈音乐课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年48期

9 赵俊荣;“知、情、意”等因素在高师学生终身体育态度形成中的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10 毛自平;浅议高师学生钢琴综合能力的培养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海洋;;论高师学生书写思维的形成[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邓如陵;;论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卢璐;;谈高师和声教学内容的调整[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构成——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丁之奇;李铁君;王洪波;;优秀中学教师与高师学生个性特征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6 姚红卫;;再议高师和声公共课教学之目标、内容及技能培养[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海钟;;高师学生气质类型与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8 刘海燕;刘爱芹;;高师院校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9 李妍冰;;以“应用为本”构建高师和声教材新体系[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麻星甫;;杨秀峰师范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梅县教研室 邹茜;对农村小学音乐课教学的几点建议[N];黄冈日报;2010年

2 记者 孟军;全国高师学生工作研究会年会首次在我省举行[N];青海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雪林;音乐课不是“正餐后的甜点”[N];文汇报;2006年

4 王燕;课改中的音乐课教学[N];伊犁日报(汉);2007年

5 屈爱平;教师专业化教育训练初探[N];吉林日报;2007年

6 张敏;生活处处是音乐[N];中国教师报;2005年

7 旬阳县麻坪初级中学 唐德宏;重视音乐课的教学策略[N];安康日报;2007年

8 记者 陈耀 通讯员 洪慧铭;24所高师院校专家聚首大理探讨高师学生工作[N];大理日报(汉);2006年

9 王立翊;是谁点燃了“五四”的第一把火[N];长春日报;2005年

10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邹坚;繁荣校园文艺需要培养高素质师资[N];中国艺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昭鹏;环境素养的理论与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洁;高师学生班级音乐课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四川音乐学院;2011年

2 曹江;高师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楠楠;高师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养成探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范玉宝;关于高师学生成就动机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晶;高师学生教师专业认同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晓倩;高师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黄国荣;建构主义视野下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高师学生的问题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万星;师范教育改革后高师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刘子春;论高师学生声乐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578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578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3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