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海顿两首大提琴协奏曲的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6 20:17

  本文关键词:海顿两首大提琴协奏曲的研究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海顿 协奏曲 结构 演奏


【摘要】:约瑟夫·海顿(Haydn, Franz Joseph 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者之一。海顿两首大提琴协奏曲作为古典主义时期协奏曲中的经典作品,在大提琴独奏曲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文结合前人既有成果,从创作背景、音乐结构、演绎分析和重要版本的介绍等多方面对海顿的两首大提琴协奏曲作了全面地初步研究。 本文由绪论、三个章节和结语构成,绪论概括了海顿音乐风格特征的变化。第一章第一节概述社会环境对海顿音乐性格的影响及其创作领域。第二节对两首大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分为两节,分别对《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和《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从曲式、和声结构上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使演奏者能从结构上准确的理解作品。第三章分为三节,第一节和第二节结合了本人的练习与演奏实践,对具体的演奏和表现手法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第三节本人介绍了几位演奏家对这两首作品的不同诠释及表现于法。结语对这两首大提琴协奏曲音乐性及艺术价值进行总述。
【关键词】:海顿 协奏曲 结构 演奏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2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7
  • 第一章 海顿生平及两首协奏曲的创作背景7-11
  • 第一节 海顿生平及创作概况7-9
  • 第二节 两首大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9-11
  • 第二章 两首大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分析11-17
  • 第一节 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分析11-14
  • 第二节 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分析14-17
  • 第三章 海顿两首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分析17-22
  • 第一节 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分析17-20
  • 第二节 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分析20-22
  • 第四章 重要录音版本介绍22-26
  • 结语26-27
  • 参考文献27-28
  • 后记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顿—可以止痛的音乐[J];北方音乐;2005年07期

2 马卢雅文 ,拉洛 ,陈善伟;我的儿子马友友——(二十)罗斯特罗波维奇大提琴的撑脚[J];儿童音乐;2004年12期

3 赵丽宏;;音乐散步[J];北方音乐;2007年08期

4 宗柏;海顿的两首大提琴协奏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5 张萌;;游走于现代和传统之间——访大提琴家李垂谊[J];人民音乐;2011年02期

6 胡咏丽;浅说德沃扎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7 ;MUSIC[J];优品;2009年03期

8 罗时东;圣—桑《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赏析与演奏[J];音乐探索;1999年03期

9 ;全世界都懂我的语言——纪念“交响乐之父”海顿逝世200周年[J];小演奏家;2009年04期

10 高为杰;20世纪音乐名著巡礼——大提琴协奏曲类(一)[J];视听技术;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滨妃;;从巴洛克时期到后期浪漫派的作品看调性语言的发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罗关兴;何平;;攀西热区芒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蒋利媛;王明旭;向光锋;颜立红;刘玮;;郁金香在长沙地区的生长发育研究[A];2010中国球根花卉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4 苗笛;;维也纳音乐文化给哈尔滨音乐的启示与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种子公司提供;“海顿”芒果[N];四川科技报;2002年

2 李瑾 综合编译;2009奥地利用海顿年促销旅游[N];音乐周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紫茵;中国爱乐举办纪念海顿首场音乐会[N];音乐周报;2009年

4 刘雪枫;海顿的头盖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任立;2009“海顿年” 奥地利赚大了[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北京海顿新科技术有限公司[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7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严锋;作曲家海顿二百年祭[N];文汇报;2009年

8 焦波;维也纳河畔的“月亮世界”[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徐尧;三个人的海顿 两个人的舒曼[N];音乐周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郑荣健;北京热演肖斯塔科维奇[N];中国艺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胡筱铮;施尼特凯室内乐作品中的复风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杨婧;作曲家个人风格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黎;海顿两首大提琴协奏曲的研究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陈甜;浅析海顿两首大提琴协奏曲创作技法的对比与演奏诠释[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吴瑕;从《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看炫技性[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冯文倩;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奏[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金华;浅析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6 蔡麟;论海顿音乐中的喜剧性——以海顿弦乐四重奏为例证[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7 汪恋昕;大提琴协奏曲《黎明》作曲技法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8 杜雅琴;论海顿《D大调钢琴协奏曲》的艺术特色[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邢楠楠;海顿《D大调钢琴奏鸣曲》(Op.37)创作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严琦;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578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578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7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