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创作特征
本文关键词: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创作特征
【摘要】:门德尔松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钢琴音乐新形式的探索,创作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作品,其中《无词歌》更是以华丽的技巧与甜美的旋律成为举世公认的精品。本文将从曲式结构、和声调式、织体类型、旋律进行、装饰音组成五个方面论述这一作品的创作特征。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键盘系;
【关键词】: 门德尔松 无词歌 创作特征
【分类号】:J624.1
【正文快照】: 门德尔松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他将古典主义的传统同浪漫主义的意趣相结合,其作品没有惊世骇俗的高难技法,也没有恢弘壮丽的华丽音效,而是以一种超凡脱俗的优雅格调和精致动人的意境吸引着人们。尤其是他的钢琴曲集《无词歌》可谓是其创作风格的集大成之作,全曲共有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翟毅;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威尼斯船歌》分析[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许雅婷;;门德尔松和他的《春之歌》[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张聪;;非幻觉式的创作——论门德尔松钢琴小品《幻觉》的曲式结构[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唐勇;;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之4音乐分析[J];艺海;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宝才;杨丽君;孙晓丹;;门德尔松《无词歌》曲式结构研究及在理论教学中的运用[J];大舞台;2010年11期
2 侯宝才;郝胜;;谈门德尔松《无词歌》的艺术风格[J];飞天;2009年12期
3 向少华;;门德尔松《无词歌》OP.53NO.1音乐分析[J];大众文艺;2013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璐;乘着古典与浪漫的双翼[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2 向少华;门德尔松《无词歌》音乐风格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雯;浪漫与古典的交融 纯粹与理性的结合[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蕾;论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创作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林旭;论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形式美”[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曹茜;十九世纪以来中西方船歌发展演进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易亮;门德尔松《无词歌》的艺术特征与教学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翟书艺;门德尔松和他的《无词歌》[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大为;论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独特性[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相;;无词歌[J];音乐创作;1999年04期
2 郑娟;芦姗;;从符号互动论分析无词歌《忐忑》的网络走红[J];新闻世界;2011年04期
3 贾达群;;无词歌[J];音乐创作;2013年06期
4 陈兆勋;佩拉西亚的《无词歌》[J];钢琴艺术;2003年02期
5 老洪慧;《无词歌》与“风格小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闫璇璇;;音乐小百科(十四)——无词歌[J];琴童;2010年03期
7 李亚萍;;浅议浪漫主义作品的节奏处理——《无词歌》[J];电影评介;2008年17期
8 翟书艺;;试论《无词歌》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特性[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9 蓝文青;;白牡丹里的无词歌[J];茶博览;2009年09期
10 田晓丽;;试论歌唱中情感的产生与表现[J];歌海;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龙胜;门德尔松《无词歌》的研究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易亮;门德尔松《无词歌》的艺术特征与教学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钱至美;论门德尔松《无词歌》的音乐与演奏特色及教学意义[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林旭;论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形式美”[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雯;浪漫与古典的交融 纯粹与理性的结合[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解潇潇;在钢琴演奏中加强对音乐理解力的培养[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7 孙娜;浅析肖邦对菲尔德夜曲的继承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82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58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