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民歌进课堂考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13:12
本文关键词:紫阳民歌进课堂考察研究
【摘要】:三千里汉江风景如画,清新质朴的紫阳民歌唱响大山内外,人在画中忙,歌随浪花漂,在陕西这样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早已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将紫阳民歌引入课堂成为保护、传承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间我们就紫阳民歌进课堂的现状,进行了三次实地考察研究,对安康民歌进课堂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文就紫阳民歌的发展历史,风格特征,及紫阳民歌进课堂的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分析了紫阳民歌进课堂初具成效的原因及现存问题,浅谈紫阳民歌进课堂对校本教研的启示。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及所要采取的研究方法,并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上论述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第二部分,紫阳民歌概况简介。本部分简单介绍了紫阳地区的地理物候特征,因此而形成的紫阳民歌的特点,及移民浪潮对紫阳地区经济、文化、娱乐、紫阳民歌的风格特征等方面的影响,从而造就了紫阳民歌什么样的独特之处。 第三部分,紫阳民歌进课堂实况分析与研究。本部分着重就安康汉滨中学和紫阳小学开展紫阳民歌进课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安康汉滨中学的艺术节活动调研和民歌进课堂实地调研,及紫阳小学民歌进课堂听课课例分析为例,有针对性地指出紫阳民歌进课堂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有益的经验借鉴,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并就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四部分,考察紫阳民歌进课堂的价值意义。这一部分就紫阳民歌初具成效的原因简论校本课程的开发怎么做好有效利用当地的民歌资源,政府、学校及教师肩负怎样的责任等,从而进一步说明紫阳民歌进课堂获得初步成功对其它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怎么样的启示和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紫阳民歌 校本教研 课堂实施 价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7-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1
- 1.1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7
- 1.2 研究现状7-8
- 1.3 本文的创新点8-9
- 1.4 研究方案9-11
- 1.4.1 研究目标9
- 1.4.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9-10
- 1.4.3 可行性分析10-11
- 第2章 紫阳民歌概况简解11-17
- 2.1 紫阳地区地理物候特征简介11-12
- 2.2 影响紫阳民歌发展的几个因素12-14
- 2.3 紫阳民歌的风格特征14-17
- 第3章 紫阳民歌进课堂实况分析与研究17-35
- 3.1 紫阳民歌进课堂实况简介17-30
- 3.1.1 安康汉滨中学音乐教育背景及紫阳民歌进课堂现状简析17-22
- 3.1.2 紫阳小学音乐教育背景及紫阳民歌进课堂课例分析22-30
- 3.2 紫阳民歌进课堂现状分析30-31
- 3.2.1 教学理念30
- 3.2.2 教学目标30-31
- 3.2.3 教学内容31
- 3.2.4 教学方式与手段31
- 3.2.5 教学效果的评价31
- 3.3 紫阳民歌进课堂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31-35
- 3.3.1 可供校本课程开展的时间不足32
- 3.3.2 课程资源的选择上面临的问题32-34
- 3.3.3 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4-35
- 第4章 考察紫阳民歌进课堂的价值意义35-41
- 4.1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35-36
- 4.2 紫阳民歌的传承价值36-37
- 4.2.1 紫阳民歌当前面临的问题36
- 4.2.2 紫阳民歌进课堂的必要性36-37
- 4.3 紫阳民歌进课堂初见成效的原因37-39
- 4.3.1 课程资源丰富37-38
- 4.3.2 教师专业素养高38
- 4.3.3 当地政府及校领导全力支持38-39
- 4.4 从紫阳民歌进课堂实地考察研究中获得的启示39-41
- 结语41-43
- 参考文献43-44
- 相关文献44-46
- 致谢46-47
- 科研成果47-49
- 附录1:安康汉滨中学艺术节活动调查表49-51
- 附录2:人人都说茶山好谱例51-52
- 附录3:调研照片52-5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颖出;情境化视角下汉族民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84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58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