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教育思想的多元文化特性
本文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思想的多元文化特性
【摘要】:从多元文化的视野看,音乐审美教育思想存在于世界不同国家的音乐教育中,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其思想内涵的差异;仅就中、德、美三个国家而言,德国音乐审美教育侧重"感觉教育",美国音乐审美教育强调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而中国音乐审美教育突出"美善合一"的特点;认识音乐审美教育思想的多元文化特性,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当下中国学校音乐审美教育思想的实质。
【作者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关键词】: 美 审美教育 多元文化
【分类号】:J601
【正文快照】: “多元文化”(Plural culture)是指人类群体之间在 纯粹”为人格美的标志。w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乃至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既包在印度诗学概念中,美也有多种诠释。如诗人迦梨陀娑括不同社会、国家或民族之间,也包括各个社会阶层、各种 称美的事物必然与崇高优美的品德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代百生;;当代德国学校音乐教育观念的变迁[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J];史林;2006年05期
3 宋瑾;;后现代思想与音乐人类学(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年03期
4 代百生;;“音乐美育”的内涵与实质[J];美育学刊;2012年04期
5 杨燕宜;;“美学”及“审美”考源——兼谈德国近现代艺术教育[J];人民音乐;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炳杰;申育林;;论欧洲合唱艺术的“和谐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韩家炳;;中国学者多元文化主义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加拿大和美国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3 刘丹;毕武胜;;论学生合唱综合能力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李道琳;孔子音乐思想的美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郑雅丽;;杜鸣心《新世纪少年钢琴组曲》的创作特点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6 刘丹;;浅谈认知心理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和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7 康国晶;;情感——声乐教学的风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8 张敏;;浅谈如何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康晓蕴;;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10 张静亚;;浅谈《声无哀乐论》中的“声”“情”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铁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孙守迁;王鑫;刘涛;汤永川;;音乐情感的语言值计算模型研究[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尹维敏;;对音乐新课标实施以来“双基”教学的反思[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郭玮;;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Bennett Reimer与David J.Elliott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刘惊鸿;;论多元智能理论与音乐教育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张尉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感觉体验及实现途径[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向迎春;;论音乐教育的知行合一[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蔡蕾;;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黄文翠;;“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彰显——义务教育音乐教材两个不同版本的取样分析及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苏海鸣;;高师视唱练耳三部教材比较分析[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洪娜;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加里·斯奈德的文化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曹缅;加拿大多元文化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张久美;中学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涛涛;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关怀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贾木子;民族音乐立体审美从视唱练耳谈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雅婧;现代视唱练耳教学理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荆晶;以俄罗斯声乐教学为例探索我国高师声乐教学发展途径[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孟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思考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玉兰;关于跨界演唱及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与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6期
2 谢萍;;中国音乐教育美育功能发展的轨迹[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3 王兴均;;加拿大多元文化形成的背景[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4 高鉴国;试论美国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主义[J];世界历史;1994年04期
5 韩勋国;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与音乐教育观念更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宋瑾;;中性化:后西方化时代的趋势(引论)——关于多元音乐文化新样态的预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年02期
8 王晓德;关于“美国化”与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思考[J];美国研究;2003年03期
9 圣·胡安,肖文燕;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主义症结[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1期
10 姬群;;精神教育与审美诉求——论近代中国音乐教育思想中的两大教育理念[J];音乐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有昌;音乐审美教育浅谈[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3期
2 高勤学;;音乐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7期
3 杨蓉;;音乐审美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4 夏威;谈音乐审美教育中主客体的相互关系[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5 尹娟;音乐审美教育对情感因素的渗透与塑造[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6 马昭艳;;高师音乐审美教育的新思考[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08期
7 张敏;;浅谈如何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8 张敏;;浅谈如何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J];青年文学家;2009年09期
9 王晓光;;如何加强当代高校美育教育中的音乐审美教育[J];大家;2011年03期
10 吴慧菁;;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剧影月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蕾;;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格桑朗珍;新课改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浅议[N];西藏日报;2010年
2 刘爽;音乐学与音乐教育的研究[N];音乐生活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蕾;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3 杨霖希;论音乐审美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4 朱裔文;中国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渊源探索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丽;探究音乐审美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伟;廖家骅音乐教育理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梁a;构建美的教育 实施以美育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8 栾博强;感悟生命的意蕴[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丹;《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启示[D];湖南大学;2009年
10 齐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585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585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