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华丽变奏曲》为例谈花腔艺术中的“异国主义”
本文关键词:以《华丽变奏曲》为例谈花腔艺术中的“异国主义”
【摘要】:花腔代表作《华丽变奏曲》经后世不同国度花腔女高音的演唱,产生了相异的艺术风格,这种因国而异、因人而异变换技巧与情感的"异国主义"风格,对独立的花腔声乐作品与歌剧华丽咏叹调的演唱亦有着具体的启示。
【作者单位】: 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关键词】: 花腔艺术 异国主义 《华丽变奏曲》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华丽变奏曲》作为花腔曲目中耀眼的钻石,已成为不同国家花腔演唱家必唱曲目之一。不同国度的演唱家为寻求其主旨的表达,于娴熟花腔技巧之上,融合本土文化的演唱技巧,展现各不相同的艺术魅力,“异国主义”色彩便在这种世界顶级花腔演唱家的舞台表演中显露出来。一、花腔艺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爱华;;花腔技巧在歌剧演唱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06年03期
2 方露娜;;高屋建瓴的声乐艺术——谈花腔技巧的艺术特色及训练[J];艺术教育;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茵;陈茜;;轻声唱法对花腔演唱的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康国晶;;“松”与“紧”的辩证关系在歌唱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3 王婷;;试论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J];北方音乐;2009年03期
4 李爽;;音乐专业学生加强艺术实践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0年05期
5 姜爱华;孟福强;;尚德义花腔歌曲《科学的春天来到了》演唱研究[J];北方音乐;2011年02期
6 李凌燕;;歌剧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的分析与演绎[J];北方音乐;2011年03期
7 巴雪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声乐教学改革研究[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巴雪萍;;改革创新机制下高职声乐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洪颖;;对声乐教学中有关心理学问题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10 刘丽丽;;高校声乐专业师生参加艺术实践的必要性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卓;借鉴、融通及其它——中西花腔女高音演唱艺术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鹿凤琴;影响声乐教学与表演的心理因素[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敬华;尚德义三首花腔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倪志凌;威信县双河乡苗族民歌歌唱技法探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马菲;贝利尼歌剧《清教徒》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袁媛;声乐教学中女高音常见问题的分析及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赵晶;张书绅声乐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尚燕;普契尼歌剧咏叹调中女性形象的塑造[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9 林飞翔;歌唱训练的哲学视野[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娜;花腔女中音演唱特点的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富春;;歌剧精神的完美诠释者——评德国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狄安娜·达姆娆的歌唱艺术[J];人民音乐;2011年02期
2 刘美岑;;花腔女高音,歌剧咏叹调的不朽灵魂——兼论抒情花腔女高音的合理运用[J];大众文艺;2011年10期
3 赵芊;;从歌剧咏叹调“香烛燃起”中感受花腔女高音的演唱要求[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0期
4 陈娟;吕振斌;;举起这杯迎新的酒[J];音乐创作;2003年03期
5 严锦红;;关于花腔艺术歌曲《金丝鸟》演唱的思考[J];艺苑;2010年06期
6 胡s,
本文编号:619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19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