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索尔斯基声乐套曲《育儿室》之研究
本文关键词:穆索尔斯基声乐套曲《育儿室》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穆索尔斯基 强力集团 育儿室 音乐分析 创作特点
【摘要】:莫戴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orgsky),1839年3月9日—1881年3月28日)是俄罗斯十九世纪最具个人特色的作曲家,以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巨匠的称号载入史册,是“强力集团”成员。他致力于创作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音乐,他的创作具有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倾向,在艺术风格上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特点和独特个性,在音乐语言和艺术形式上具有大胆的创新。他忠于口语、忠于戏剧动作,无论其悲剧、喜剧都遵循写实手法,通过他充溢的灵智写出摄人魂魄的作品,他用音乐塑造的俄罗斯人民形象生动鲜活,有血有肉;各具特点,戏剧感染力强烈。他的语言是在民族民间歌谣风格的基础上,经过演练加工得来的。在其2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穆索尔斯基共创作了10余部歌剧、8首管弦乐作品、10首合唱作品、20余首钢琴作品、3部声乐套曲、50余首歌曲歌曲及一些改编曲(其中部分作品并未完成)。声乐套曲《育儿室》是穆索尔斯基1868年至1872年创作的,是一组在穆索尔斯基时代同其他作曲家的作品相比具有新风格的作品。穆索尔斯基在这套声乐作品中成功地挖掘和表现了儿童的世界。每一首歌曲就是一片新天地。声乐套曲《育儿室》在歌曲创作史上可说是空前的。 本文笔者将以演唱者的角度出发,尝试从作曲家的创作心理、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方面入手,通过几首有代表性的歌曲进行分析作品的风格及内在情感,从而揭示作曲家在《育儿室》这一套曲中的音乐构思与创造,深入分析和挖掘穆索尔斯基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穆索尔斯基 强力集团 育儿室 音乐分析 创作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引言7-8
- 第一章 简述19世纪俄罗斯的"强力集团"8-14
- 一 巴拉基列夫9-10
- 二 居伊10
- 三 鲍罗丁10-11
- 四 穆索尔斯基11
- 五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1-14
- 第二章 穆索尔斯基生平与声乐套曲《育儿室》的创作14-23
- 第一节 穆索尔斯基生平14-21
- (一) 青少年时期(1839—1856)15-16
- (二) 创作早期(1856—1864)16-18
- (三) 创作中期(1865—1873)18-20
- (四) 创作晚期(1874—1881)20-21
- 第二节 穆索尔斯基声乐套曲《育儿室》的创作背景21-23
- 第三章 穆索尔斯基声乐套曲《育儿室》的音乐分析23-34
- (一) 《与奶娘》23-27
- (二) 《洋娃娃》27-31
- (三) 《睡前》31-34
- 第四章 穆索尔斯基声乐套曲《育儿室》的创作特点34-37
- (一) 朗诵性旋律34-35
- (二) 节奏与节拍35-36
- (三) 对结尾的改革36-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0
- 附录40-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琴;;声乐套曲谈荟(中)[J];音乐生活;2011年07期
2 刘丽艳;;舒曼声乐套曲《歌曲一束》的演唱分析[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3 李丹妮;;如何弹奏声乐套曲钢琴伴奏——以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姑娘》为例[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4 梁亚西;;论对《美丽的磨坊女》的诠释和演绎[J];飞天;2011年14期
5 潘达;;谈德文“Lied”的双重含义及其与德奥民歌的区别[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朱菁;;略论声乐表演实践中的“忠于原作”问题——以柏辽兹的声乐套曲《夏夜》(op.7)为例[J];音乐创作;2011年05期
7 苗雨;;冬旅者的不归之旅——声乐套曲《冬之旅》的结构性分析与浪漫性解读[J];音乐创作;2011年04期
8 潘达;;“变脸”——析舒曼《声乐套曲》(Op·39)之变序[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年02期
9 史君良;;杨文娟孙媛媛歌韵妙曼——评香港清华联会《夏夜》音乐会[J];歌剧;2011年09期
10 李丹;;从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中看舒曼钢琴伴奏的艺术特点[J];音乐天地;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蓉;;俄罗斯民族乐派歌剧浅析[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穆利斌;;苏联纪念币补记[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派记者 邢晓芳;《蝶恋花》多伦多完美绽放[N];文汇报;2009年
2 《北京青年报》资深文化记者、音乐评论家 伦兵;浓缩辉煌历史赞美当代中国[N];韶关日报;2011年
3 翟泰丰;与时代同步 和人民同歌[N];文艺报;2009年
4 卜大炜;国交以豪情歌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演讲人 傅庚辰;红歌——亿万人民纵情歌唱[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记者 谌强;傅庚辰作品研讨会音乐会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7 葛芝荣;用音乐描绘诗意画卷[N];音乐周报;2007年
8 管文锦;阅读音乐的心情[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傅庚辰;中国音乐三十年[N];光明日报;2008年
10 周皓;齐伯尔斯坦的“情感陷阱”[N];音乐周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晶;穆索尔斯基声乐套曲《育儿室》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林滨;穆索尔斯基三组声乐套曲音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罗群;柴科夫斯基与穆索尔斯基代表性艺术歌曲之比较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4 龙玉婷;声乐套曲各分曲间的逻辑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5 朱芾;声乐套曲《祖国四季》艺术特色及演唱特点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灵;郑秋枫的声乐套曲《祖国四季》的演唱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白兰;声乐套曲《滇西诗钞》的音乐与演唱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盖文剑;关于舒曼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丹;从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看舒曼的美学意向与演唱处理[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10 陈进;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666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6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