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苏芬古典诗词歌曲演唱艺术及教学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16:14
本文关键词:王苏芬古典诗词歌曲演唱艺术及教学特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王苏芬 艺术道路 古典诗词歌曲演唱艺术特点 古典诗词歌曲教学特色 继承与传承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我国所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之久,是我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并没有延续辉煌,反而逐渐在失去其曾经耀眼的光芒,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传唱日渐式微。为了能把我国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本文就当代古曲演唱专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王苏芬老师的艺术道路、古典诗词歌曲演唱艺术特点、部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分析以及王苏芬在古典诗词歌曲教学特色和传承方面所做的贡献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让更多的读者认识和了解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这个中华民族文艺史上的绚丽的奇葩。让更多的艺术家将目光投向古典诗词歌曲,激发创作灵感,创出经久不衰的精品之作。让更多的人喜爱和传唱古典诗词歌曲,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作品乐谱分析分类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王苏芬 艺术道路 古典诗词歌曲演唱艺术特点 古典诗词歌曲教学特色 继承与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1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一、课题来源8
- 二、选题依据8
- 三、背景情况8
- 四、课题研究目的8-9
-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9-10
- 第一章 王苏芬的艺术道路10-15
- 一、青春之歌:兴趣与成长11-12
- 二、梦想之歌:蜕变与成功12-13
- 三、风采之歌:传承与创新13-15
- 第二章 王苏芬古典诗词歌曲演唱艺术15-23
- 第一节 古典诗词歌曲的定义及发展史15-17
- 第二节 傅雪漪与王苏芬的师承关系17-18
- 一、傅雪漪简介17
- 二、傅老与王苏芬的师承关系17-18
- 第三节 王苏芬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特点18-23
- 一、气息的运用18-19
- 二、深而松的呼吸支持19-21
- 三、歌唱中打开喉咙的问题21
- 四、古曲演唱的风格与韵味问题21-23
- 第三章 王苏芬演唱的部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分析23-37
- 第一节 古典诗词歌曲《凤求凰》分析23-25
- 一、词作者及创作背景23
- 二、古诗词歌曲《风求凰》分析23-25
- 第二节 古诗词歌曲《湘君》分析25-30
- 第三节 古诗词歌曲《一剪梅》分析30-33
- 第四节 古诗词歌曲《忆王孙》分析33-37
- 第四章 王苏芬古典诗词歌曲教学特色以及在继承和传承方面所做的贡献37-42
- 第一节 王苏芬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教学特色37-39
- 一、重视学生的演唱实践37-38
- 二、注重把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与民族,美声唱法和戏曲演唱相互借鉴相互融合38
- 三、注重演唱技巧与文学修养音乐修养的结合38-39
- 第二节 王苏芬在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教学方面的贡献39-42
- 一、开设古典诗词歌曲演唱公共课,继承为职责39-40
- 二、舞台是生命,六旬老人亲自登台讲解古曲,发扬为己任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6
- 个人简历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滕桂华;;望穿秋水念伊人——析《九歌·湘君》[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2期
2 傅雪漪;试谈词调音乐[J];音乐研究;1981年02期
3 傅雪漪;中国古典诗词的吟与唱[J];音乐研究;1994年03期
4 傅雪漪;唱念表演的用气(下)[J];戏曲艺术;1981年02期
5 王培新;意境的渲染 情感的抒发——试谈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意境教学[J];艺术教育;2005年06期
6 傅雪漪;中国古典诗词乐曲教学札记[J];中国音乐;1986年04期
7 王苏芬;演唱古典诗词的体会[J];中国音乐;1987年03期
8 修海林;古代声乐演唱理论拾穗[J];中国音乐;1988年02期
,本文编号:673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7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