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中的基督精神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22 16:48

  本文关键词: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中的基督精神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基督精神 信仰 救赎 人性


【摘要】:清唱剧《弥赛亚》是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巅峰之作,其题材来自《圣经》,全面地展现了亨德尔高超的创作手法,并通过清唱剧影射了社会大背景和亨德尔的人生观。本文以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音乐本体的分析、作品的精神内涵等方面入手,探求该剧的基督精神。 全文由三章组成。绪论中笔者将就前人对清唱剧《亨德尔》的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的介绍,阐述研究的意义,并对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局限做以说明。第一章清唱剧《弥赛亚》中基督精神的社会基础,笔者就巴洛克时期的社会背景做系统的梳理。主要包括巴洛克时期的政治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并阐述亨德尔的人生经历,总结出清唱剧《弥赛亚》的创作原因。第二章清唱剧《弥赛亚》中基督精神的音乐学解读,笔者就始终贯穿全剧的基督精神进行分析,通过从基督教及《圣经》中对基督精神的理解,结合代表性分曲进行音乐本体分析,主要包括:罪感与盼望、仁爱与宽恕、救赎与信仰、自由与赞颂四个方面。第三章清唱剧《弥赛亚》中基督精神的文化审美分析,亨德尔改变以往非人道的做法,强调对人性的关怀。同时,注重提高戏剧因素,让人们从清唱剧及其所包含的英雄气概与崇高的思想及圣经题材中获得认同,用以寄托情感,从人性的呼唤、基督教文化的认同以及大众宗教情怀的统一三个方面分析其文化审美。结论是亨德尔的创作特色是融基督教文化特色和基督精神为一体的清唱剧独特的魅力深入人心,它代表着英国社会的一种精神形象,具有不可抗拒的文化渗透力,影响着英国。 本文对《弥赛亚》中的基督精神进行分析,对于研究当时社会大背景、文化价值、审美取向、社会效应以及对当今人们的启发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使音乐学界对《弥赛亚》的基督精神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基督精神 信仰 救赎 人性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9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目录7-9
  • 绪论9-15
  • 一、研究的缘起9-10
  • 二、研究的现状10-13
  • 三、研究的意义13-15
  • 第一章 清唱剧《弥赛亚》中基督精神的社会基础15-23
  • 第一节 巴洛克时期的政治经济背景15-17
  • 一、政教合一的政治文化结构15-16
  • 二、生产力低下的经济现状16-17
  • 第二节 巴洛克时期的文化背景17-23
  • 一、圣经故事在英国的广泛受众17
  • 二、艺术崇尚与审美倾向17-21
  • 三、清唱剧《弥赛亚》的创作原因21-23
  • 第二章 清唱剧《弥赛亚》中基督精神的音乐学解读23-47
  • 第一节 基督精神之一:罪感与盼望24-29
  • 一、罪感与盼望在基督教中的内涵24
  • 二、罪感与盼望在剧中的体现24-29
  • 第二节 基督精神之二:仁爱与宽恕29-34
  • 一、仁爱与宽恕在基督教中的内涵29-30
  • 二、仁爱与宽恕在剧中的体现30-34
  • 第三节 基督精神之三:救赎与信仰34-42
  • 一、救赎与信仰在基督教中的内涵34-35
  • 二、救赎与信仰在剧中的体现35-42
  • 第四节 基督精神之四:自由与赞颂42-47
  • 一、自由与赞颂在剧中的体现42-47
  • 第三章 清唱剧《弥赛亚》中基督精神的文化审美分析47-61
  • 第一节 人性的呼唤47-50
  • 一、以往非人道的做法47-48
  • 二、以往装饰音技巧弱化戏剧因素48-49
  • 三、亨德尔音乐中的人性与技巧的结合49-50
  •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的认同50-55
  • 一、亨德尔自身对《弥赛亚》的文化认同50-51
  • 二、主调音乐上的体现51-52
  • 三、旋律与挚情的完美结合52-53
  • 四、合唱的妙用53-55
  • 第三节 大众宗教情怀的统一55-61
  • 一、演唱地点的选择55-56
  • 二、艺术表演形式的选择56-58
  • 三、造型性的突出体现58-61
  • 结论61-63
  • 参考文献63-67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7-69
  • 致谢69-71
  • 个人简历71-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易;刘潇潇;;原始基督教音乐述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唐力生;论亨德尔《弥赛亚》选曲及其清唱剧风格与表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刘博;;试析中世纪音乐宗教情感与世俗情感的对立统一[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岳军;;早期基督教音乐的功利性抉择与格里高利圣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周沫;;女高音咏叹调《欢呼吧,耶路撒冷的人民》作品演唱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陈俊生;;基督教文化对于西方音乐的美学价值刍议[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杨韬,关杰;东西方音乐个案分析与审美文化的哲学反思[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卢跟上;;天籁之声——从基督教走出来的欧洲合唱[J];焦作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罗小平;作曲者的心理动态——作品产生的中介结构[J];音乐研究;1989年04期

10 王新;;马丁·路德的音乐价值观及其历史意义[J];音乐研究;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饶琴;亨德尔《弥赛亚》中女高音咏叹调的风格特点及演唱要求[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俊国;《弥赛亚》部分唱段的音乐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3 龙芳;以理性与感性的二元视角解读亨德尔的清唱剧《弥塞亚》[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20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720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2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