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演绎施光南的声乐作品
发布时间:2017-08-24 22:49
本文关键词:如何更好地演绎施光南的声乐作品
【摘要】:施光南是我国著名的声乐艺术家,他善于运用时代性的题材,吸收民族民间的音调旋律来抒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其作品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从歌唱的技术性角度出发,以气息、腔体共鸣与声音位置以及咬字、吐字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演绎施光南的声乐作品,希望能为广大声乐学习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
【关键词】: 施光南 声乐艺术 演唱风格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施光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位著名的声乐艺术家,其作品涉及到多方面的领域,无论是题材还是内容都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特征。在进行音乐创作时,他以民族音乐为根基,同时融入了西方的作曲技术和思维理念,这种创作方法不仅拓宽了我国声乐艺术的表现范围,还创新了我们的创作思路。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薛红平;论中国抒情歌曲的诗意[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姜万通;《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旋律“分形结构”分析──为纪念施光南逝世10周年而作[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媛媛;;试从歌剧《伤逝》看中国歌剧的未来发展趋势[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2 徐磊;;施光南声乐作品中衬词衬腔的特点及演唱分析[J];大舞台;2010年07期
3 徐磊;;细腻温婉 荡气回肠——歌剧《屈原》的抒情性特征窥探[J];电影评介;2010年08期
4 阳赛玉;;施光南的作品特征对当代歌曲创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3期
5 吴海清;;浅谈施光南声乐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J];大众文艺;2012年11期
6 张英华;;“分形”在曲式中的表现[J];歌海;2008年06期
7 史晓丽;;歌剧《屈原》中婵娟角色的设置及其审美价值[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17期
8 徐磊;;歌剧《伤逝》的抒情性特征分析[J];黄河之声;2010年04期
9 邹s,
本文编号:733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73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