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贾樟柯的银幕“签名”
本文关键词:流行歌曲——贾樟柯的银幕“签名”
【摘要】:流行歌曲作为贾樟柯电影中独特的签名方式,一方面承担起文献纪录功能,另一方面作为音乐蒙太奇的叙事技巧凸显于贾樟柯的电影实验中。考查贾樟柯电影中流行歌曲的运用,能更好地理解其纪实主义风格中的人道主义情怀,及其对电影真实观的认知,同时能更好地把握他的电影语言组织法则,以及在这一叙事秩序下的人物群像特征。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关键词】: 贾樟柯 流行歌曲 人道主义 音乐蒙太奇
【分类号】:J617.6
【正文快照】: 法国导演让.雷诺阿曾说“一个导演终其一生只拍一部片子”’每位已然成熟的导演二都有其专p的银幕书写方式’在其作品序列中总显示着某种“恒定”的甚至是“固执”的风格特征。而其电影文本中“贴标签”式的镜语表达,如希区柯克式的银幕露脸《张艺谋式的色彩运用周星驰式的无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范明泉;浅析高校视听影视艺术的特色服务[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年01期
2 孙璐璐;;电影画外音的美学特征——浅析电影《雏菊》中画外音的运用[J];电影文学;2008年06期
3 丁莉丽;;大众欲望的现实捕捉和隐秘释放——从《甲方乙方》到《集结号》[J];电影文学;2008年15期
4 廖璇;;坚持科学发展 升华电影艺术[J];电影文学;2009年19期
5 秦治全;;电影《走出非洲》中女性探索的悖论[J];电影文学;2010年20期
6 徐大珂;;普通高校开设《影视鉴赏》课程的初探[J];电影文学;2011年04期
7 何程鹏;;《蜘蛛巢城》与《麦克白》的对比研究[J];电影文学;2012年02期
8 喻琴;;由崇“理”到扬“情”:论电影《风声》对小说《风声》的改编[J];电影文学;2012年14期
9 刘鸣;;语象符号的艺术视像之变形与再生——论影视文学艺象的转换生成[J];电影评介;2006年14期
10 杨恩慧;杨晓林;;高校数码影视、动画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影评介;2007年2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草;藏族游牧文化与影视元素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吴婷;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娟;古代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金美仙;汉文版《延边日报》文学作品研究(创刊-1966年)[D];延边大学;2011年
5 齐薇;青春偶像剧的类型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邹雪婷;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表演艺术课程建设[D];重庆大学;2011年
7 梁创颖;电影与电子游戏融合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霞;民族电影中的民族性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9 赵伯润;《金婚》的家庭伦理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10 葛娴;高中名著阅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锐心;;概念不能含糊[J];音乐世界;1983年02期
2 贾允常;;谈流行歌曲的某些技法特点(下)[J];音乐世界;1989年10期
3 车锡伦;;谈唐代流行歌曲[罗U曲]及有关问题[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4 严华;扁舟情侣[J];北方音乐;1999年01期
5 张兰萍;音乐教育日显重要——从流行歌曲引起的思考[J];职业;2001年02期
6 紫台;;流行歌坛正春寒[J];北京纪事;2001年05期
7 吴殿卿;;叶飞上将与流行歌曲冲击波[J];百年潮;2006年02期
8 陈钢;;老歌不老 永葆青春 写给中国流行歌曲80周年诞辰[J];北方音乐;2008年02期
9 王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流行歌曲进课堂之我见[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6期
10 张瑜;;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对待流行歌曲[J];才智;2009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红梅;;让流行歌曲走进音乐教学课堂[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杨瑞庆;;群众歌咏和流行歌曲[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王勇;;上海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成因发展概述及其历史价值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林荣钦;;对当代流行歌曲中歌词低俗化现象的反思[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崔青山;;校园流行音乐与当代大学生心理[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7 李明;;中国传统吟诵音乐及其唱法[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8 马树春;;略论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9 施王伟;;谈现代歌曲创作的走向[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刘述贵;;流行歌唱嗓音的科学施教[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轶男;网络“歪唱”适可而止[N];兰州日报;2005年
2 赵乾海;唱出儿童心里的歌[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孟菁苇;流行音乐 经风沐雨见彩虹[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4 韩义华;好的儿童歌曲真就那么难吗[N];光明日报;2007年
5 张展;乘着歌声的翅膀[N];中国信息报;2007年
6 万一;谁是网络歌曲恶俗风背后推手[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林双华邋刘永辉;莆田话歌曲“现身”网络[N];福建日报;2008年
8 记者宋莉;把长春打造成“青少年流行音乐”发源地[N];长春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连伟 杜榕;永远的邓丽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采访者张楠本报记者$$邋邋 受访者韩师庵艺评人;旋律的消失——流行歌曲的“致命伤”?[N];工人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丽慧;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D];复旦大学;2007年
2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张雯雯;《人民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林林;为谁而歌[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6 陈美兰;台湾民间歌曲的治理效应与审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任飞;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芳芳;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歌曲的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杜楠;改革开放后中国流行歌曲歌词创作的发展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娜;对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大陆流行歌曲争论的回顾[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倪君;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与自主意识[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蒋本环;近十年中国流行歌曲审美价值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庆伦;流行歌曲中的中国影像[D];长江大学;2013年
7 肖强;当代华语流行歌曲中乡愁歌曲歌词的美学探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8 金欣;印度流行歌曲的演唱风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陈斯琦;李宗盛华语流行歌曲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10 周康;上海早期流行歌曲成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57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75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