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辟斯顿《三首新英格兰素描》音乐发展动力与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08:43
本文关键词:沃尔特.辟斯顿《三首新英格兰素描》音乐发展动力与结构研究
【摘要】:沃尔特.辟斯顿是20世纪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的理论著作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影响。沃尔特.辟斯顿曾师从过名师(如杜卡斯和布朗热),自己也培养出许多著名的学生,而他本人也被誉为“作曲家中的作曲家”。因此在音乐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笔者由于这些原因而对沃尔特.辟斯顿的音乐作品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本文旨在对他的《三首新英格兰素描》的研究,能发现一些辟斯顿的写作手法与创作特点。 本文从“时间域”以及“音高域”两个方面来阐述《三首新英格兰素描》的创作手法与特点。同时,在这两个方面的论述中分别开设了“‘非典型性’①运用手法研究”章节,以讨论作品中明显使用但又非贯穿始末的写作手法。 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分三章。 第一章对作曲家个人生平以及作品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针对作品的外部轮廓如曲式等进行了简单介绍,以便于读者对于这部作品能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第二章从“时间域”方面讨论了作品的音乐发展的动力因素与结构问题;第三章从“音高域”方面综合讨论了音乐发展的动力和结构问题。 本文的重点章节为重音手法运用研究和无调性音高组织关系研究。 通过本文,不仅可以窥视到沃尔特.辟斯顿作品的写作风格特点,也能对理解20世纪其它一些融汇传统与现代手法的作曲家的作品提供一点微薄的参考。
【关键词】:辟斯顿 三首新英格兰素描 重音 音级集合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9
- 第一章 作曲家背景及作品概况9-15
- 第一节 辟斯顿生平及背景9-12
- 第二节 关于辟斯顿的原生研究与次生研究12-13
- 一、原生研究12
- 二、次生研究12-13
- 第三节 《Three New England Sketchs》简要分析13-15
- 第二章 时间域15-39
- 第一节 时间域“非典型性”运用手法研究15-18
- 一、纵向不协和节奏15-16
- 二、横向不协和节奏16-17
- 三、潜层的不协和节奏17-18
- 第二节 重音手法运用研究18-39
- 一、缓急重音18-21
- 二、力度重音21-26
- 三、织体重音26-32
- 四、旋律形态重音32-34
- 五、演奏法重音34-39
- 第三章 音高域39-63
- 第一节 音高域“非典型性”运用手法研究39-45
- 一、平行和弦39-41
- 二、泛调性41-44
- 三、潜调性44-45
- 第二节 无调性音高组织关系研究45-63
- 一、相等音级集合47-57
- 二、相似性关系57-60
- 三、音级集合复合型60-63
-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71
- 辟斯顿主要作品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斗南;;《辟氏和声学》的作者辟斯顿[J];音乐世界;1984年06期
2 张巍,吴雪凌;从“DIARY-I”看陈晓勇钢琴音乐创作新思维[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赵寒阳;学习二胡问答[J];小演奏家;2003年10期
4 赵英俭;;关于《神秘的长笛手》组曲的研究与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5 高为杰;20世纪音乐名著巡礼——各类协奏曲补充(十一)[J];视听技术;2000年09期
6 黄琼;桑桐;;六本和声学教程的比较[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7 倪军;美国和声理论发展简述[J];中国音乐学;1998年03期
8 杨衡展;美国和声理论发展史概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韩斌;电影音乐中的女性作曲家们[J];音乐爱好者;2005年10期
10 王安国;;从借鉴吸收到融汇化合——中国(大陆)当代作曲技术理论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上)[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锂洋;沃尔特.辟斯顿《三首新英格兰素描》音乐发展动力与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周成岭;辟斯顿组曲《奇妙的长笛手》“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樊倩;利盖蒂《钢琴练习曲》第二册节奏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819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81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