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勃拉姆斯《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的音乐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9 20:02

  本文关键词:勃拉姆斯《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的音乐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勃拉姆斯 室内乐 音乐分析 钢琴演奏 申克分析


【摘要】: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德国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古典作曲家,人们常把勃拉姆斯的名字与巴赫、贝多芬合称为“三B”。本篇论文《勃拉姆斯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的音乐分析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勃拉姆斯和他的《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包括对勃拉姆斯生平的简单阐述和对他的创作时期的简单划分。第二章,勃拉姆斯《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的音乐分析。首先简单介绍了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其次通过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调性、音乐表现等手法介绍了这首作品的曲式分析,并且简单表述了自己表演时的演奏心得。第三章,勃拉姆斯《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的申克分析。运用申克分析中“最初的上行”和“声部交换”的手法,对该作品进行另一层面的剖析,以加深对该作品的理解认识,有助于我们对音乐的深层次理解与表达。
【关键词】:勃拉姆斯 室内乐 音乐分析 钢琴演奏 申克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24.1
【目录】:
  • 论文摘要3-6
  • 第一章 勃拉姆斯和他的《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6-8
  • 第一节 勃拉姆斯的生平和创作6-8
  • 一、勃拉姆斯的生平6-7
  • 二、勃拉姆斯的创作7-8
  • 第二章 勃拉姆斯《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的音乐分析8-18
  • 第一节 勃拉姆斯《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的创作背景8
  • 第二节 勃拉姆斯《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的曲式分析与演奏心得8-18
  • 第一乐章:行板,双三部曲式,降E大调8-11
  • 第二乐章:谐谑曲,快板,复合再现三部曲式,降E大调11-13
  • 第三乐章:忧郁的慢板,双三部曲式,降e小调13-15
  • 第四乐章:充满活力的快板,奏鸣曲式,降E大调15-18
  • 第三章 勃拉姆斯《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的申克分析18-28
  • 第一节 最初的上行(Ini tial ascent)18-22
  • 一、最初的上行概念18-19
  • 二、勃拉姆斯《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的最初的上行过程分析19-22
  • 第二节 声部交换(Voice exchange)22-28
  • 一、声部交换的特征与功能22-23
  • 二、勃拉姆斯《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的声部交换分析23-28
  • 结语28-29
  • 参考文献29-30
  • 致谢30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炜娟;论勃拉姆斯音乐的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822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822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4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