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安《被遗忘的奉献》音乐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0 19:05
本文关键词:梅西安《被遗忘的奉献》音乐分析
【摘要】:奥利维耶·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一1992)——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音乐教育家。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梅西安以独树一帜的音乐创作以及音乐理论在现代音乐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梅西安在一生的创作中涉猎管弦乐、管风琴、钢琴、室内乐、独唱与合唱以及歌剧作品等等。深切的天主教信仰、对人类之爱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是构成这些作品主题的重要核心,也是梅西安音乐创造力的主要源泉。本文分析对象——《被遗忘的奉献》则是梅西安众多宗教性作品的其中一首,是其在巴黎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 本文写作基于作曲技法的相关分析方法,在通过对音高组织、核心材料、节奏形态、曲式结构以及配器手法等方面的具体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在《被遗忘的奉献》这部作品中,梅西安将传统音乐语言以及技巧与其个性化音乐语言相融合,在初期创作中具有“标志”性作用。它不仅承接了既往的音乐传统,同时在多方面也初步显示出梅西安的创新理念,是一部具有“承接发展”性质的音乐作品。
【关键词】:梅西安 有限移位模式 平行和弦 附加值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14
【目录】:
- 摘要4-7
- 引言7-8
- 第一章 梅西安及《被遗忘的奉献》8-11
- 第一节 梅西安的生平8-10
- 第二节 有关《被遗忘的奉献》10-11
- 第二章 音高组织11-32
- 第一节 音阶模式11-18
- 一、有限移位模式11-15
- 二、半音阶模式15-18
- 第二节 和声特征18-25
- 一、以有限移位模式为基础建构的平行和弦18-23
- 二、平行三和弦(或转位)的运用23-25
- 第三节 有限移位模式与调性因素的结合25-32
- 一、有限移位模式中调性因素的体现25-27
- 二、有限移位模式与功能化和声的互相融合27-32
- 第三章 核心材料的贯穿及节奏的发展32-44
- 第一节 核心材料的贯穿32-38
- 第二节 节奏的发展38-44
- 一、附加值的运用38-39
- 二、不精确节奏增减值39-40
- 三、频繁变换的节拍40-41
- 四、递增与递减数列方法的运用41-44
- 第四章 曲式与配器44-52
- 第一节 《被遗忘的贡献》的曲式结构44-47
- 第二节 《被遗忘的奉献》的配器特点47-52
- 一、对同一主题进行"音色化"处理48
- 二、动机音色的运用作为不同部分之间的连接点48
- 三、追求纯音色的音响效果48-49
- 四、乐队室内化的特征49-52
- 总结性论述52-55
- 一、有限移位模式在各方面与不同风格范畴的因素互相渗透及融合52-53
- 二、主题旋律以及节奏体系中传统因素的体现53-54
- 三、配器54-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7
- 附录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康华;;二十世纪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及其衍生的音高关系体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826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82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