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宋祖英音乐作品歌词的顺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8 14:42

  本文关键词:宋祖英音乐作品歌词的顺应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祖英音乐作品歌词 顺应论 交际语境


【摘要】:长期以来,歌词作为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学术界或把歌词归入到音乐学领域中去研究,或对其进行修辞、文体、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有学者对其生成进行语用分析。本文从语用学角度,以比利时语用学家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对宋祖英音乐作品歌词在生成过程中对交际语境的顺应做了系统的解释。 本文研究性质为基于语料的定性研究。文章首先对宋祖英音乐作品歌词涉及的主题进行了分类,然后分析了其歌词的语言特点,旨在对其歌词语言本身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宋祖英音乐作品歌词是如何顺应交际语境的。 研究发现宋祖英音乐作品歌词是为了顺应交际语境(语言使用者、心智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而做出的语言选择。对语言使用者的顺应,主要是对歌者——宋祖英的顺应。其成长环境、价值观、个人品质、公共形象和影响定然会对作词者语言的选择产生影响。对心智世界的顺应主要体现为对听众心理需求即向往幸福与吉祥,爱情、亲情与友情,自由与大自然的顺应。交际者囿于社会环境和文化之中,故他们的言谈无不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歌词语言选择也不例外。宋祖英音乐作品歌词也是顺应所处社交世界文化包括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结果。此外,物理世界,特别是歌词创作的历史背景也制约着歌词语言的选折。 本文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作为本论文研究理论框架的顺应论可以为分析其它语言现象提供一种新的语用学视角—语用综观论,从而拓宽顺应论的研究领域;此研究也有助于解释语言与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关系。此外,此研究成果可为歌词创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宋祖英音乐作品歌词 顺应论 交际语境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14.9
【目录】:
  • Abstract4-7
  • 摘要7-12
  • Introduction12-18
  • 0.1 Motivations of the Thesis12-14
  • 0.2 Aims of the Thesis14-15
  • 0.3 Organization of the Research15-18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18-32
  • 1.1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AT in China18-24
  • 1.1.1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 on AT18-20
  • 1.1.2 Application of AT20-24
  • 1.2 A Review of Studies on Song Lyrics24-29
  • 1.2.1 Works on Song Lyrics in China24-25
  • 1.2.2 Theses of Song Lyrics at Home25-29
  • 1.3 Studies on Song Lyrics of Song Zuying's Music Works29-30
  • 1.4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on Song Lyrics30-32
  • Chapter 2 Theoretical Foundations32-44
  • 2.1 A General Picture of AT32-39
  • 2.1.1 Making Linguistic Choices33-35
  • 2.1.2 Properties of Language35-37
  • 2.1.3 Angles of Investigation37-39
  • 2.2 The Perspective of Present Study:Communicative Context39-41
  • 2.3 AT Applied in the Present Study41-44
  • Chapter 3 A Sketch of Song Zuying's Music Works44-60
  • 3.1 Definition of "Song Zuying's Music Works"44-45
  • 3.2 Main Themes45-50
  • 3.2.1 Scenery,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46-47
  • 3.2.2 Happy Life and Love for the Party and the Motherland47-48
  • 3.2.3 Affection48-49
  • 3.2.4 Army Life49-50
  • 3.2.5 Other Themes50
  • 3.3 Language Features50-60
  • 3.3.1 Popularity51-53
  • 3.3.2 Iconicity53-56
  • 3.3.3 Narrative56-60
  • Chapter 4 Realization of Adaptation in Song Lyrics of Song Zuying's Music Works60-94
  • 4.1 Lyrics as Linguistic Choices to Realize Adaptation60-62
  • 4.2 Adaptation to Language Users —the Singer-Centered Adaptation62-70
  • 4.2.1 Adaptation to the Singer's Growing Environment62-66
  • 4.2.2 Adaptation to the Singer's View of Life and Values66-68
  • 4.2.3 Adaptation to the Singer's Qualities,Public Image and Influence68-70
  • 4.3 Adaptation to the Mental World —The Audience-Centered Adaptation70-79
  • 4.3.1 Adaptation to People's Desire for Spiritual Freedom and Wonderful Nature72-74
  • 4.3.2 Adaptation to People's Desire for Happiness and Auspiciousness74-76
  • 4.3.3 Adaptation to People's Desire for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Friendship and Love76-79
  • 4.4 Adaptation to the Social World79-90
  • 4.4.1 Adaptation to Present Mainstream Cultures80-84
  • 4.4.2 Adaptation to Traditional Cultures84-87
  • 4.4.3 Adaptation to Folk Cultures87-90
  • 4.5 Adaptation to the Physical World90-94
  • Conclusion94-98
  • Bibliography98-104
  • Appendix104-108
  • Acknowledgements108-11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明;;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苏自勤;;现代歌词百年回顾[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3期

3 马树春;略论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李元胜;;“冗余信息”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薛艳;;汉英爱情隐喻的共性分析——以汉英歌词中“爱情”的隐喻表达式为语料[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戈玲玲;语境关系顺应论对词义选择的制约[J];中国科技翻译;2001年04期

7 王焕玲,刘伟萍;通俗歌曲歌词的修辞艺术[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8 郑盛锦;歌词文本认知语用透视(待续)[J];柳州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9 李元胜;;汉语中作为语用策略的言语假信息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10 史艳丽;谈歌曲中歌词与文学的联系[J];美与时代;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浩;说唱乐歌词中的语言特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潘秋旭;对黑人灵歌歌词的文体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向婷婷;现代流行歌曲歌词中的隐喻和转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文丽丽;宋祖英音乐作品的审美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薛艳;汉语歌词语篇中连贯的隐喻视角[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琼;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修辞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迎宾;从概念整合理论看方文山歌词意境[D];河南大学;2009年

8 沈鸿雁;中国流行歌曲歌词的文体变化[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6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936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6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