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延续—街津口吴氏家族对赫哲族音乐的代际传承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化的延续—街津口吴氏家族对赫哲族音乐的代际传承研究
【摘要】:聚居在黑龙江东北部地区的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近年来,其音乐文化及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以街津口赫哲族地区音乐家族的个案研究为主题,,对街津口地区吴氏家族四代成员对赫哲族音乐的兴趣选择、贡献以及代际传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由此探讨以家族血缘为纽带延续音乐文化的客观规律和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在吴氏家族中,以吴国祥、吴汉章、吴福常、吴玉梅、尤俊丽和吴奇为代表的四代成员在歌、舞、乐器及器乐等方面多有涉猎,为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对吴氏家族四代成员间的代际关系、吴氏家族成员对赫哲族音乐的兴趣选择、以及他们对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代际间传承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察。从纵向上看,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和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浪潮下,街津口吴氏家族对赫哲族音乐方面的兴趣选择和对音乐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音乐文化传承方面,吴氏家族代际间传承具有家庭文化语境、传授者和接受者的无意识性、高度一致性和无私性以及传承主体身份的同一性等诸多特点和优势。最后,本文还对吴氏家族在音乐传承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街津口 吴氏家族 赫哲族音乐 代际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第一章 绪论9-15
- 一、 选题缘起9-10
- 二、 研究意义10
- 三、 以往研究的回溯与反思10-11
- 四、 研究方法11-12
- 五、 田野调查点及调查说明12
- (一) 田野调查点12
- (二) 调查说明12
- 六、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12-13
- (一) 论文研究内容12-13
- (二) 论文章节安排13
- 注释13-15
- 第二章 街津口赫哲族吴氏家族简述15-22
- 一、 吴氏家族四代成员15-20
- (一) 第一代15-16
- (二) 第二代16-17
- (三) 第三代17-19
- (四) 第四代19-20
- 二、 吴氏家族音乐人士关系简谱20
- 本章小结20-21
- 注释21-22
- 第三章 吴氏家族对赫哲族音乐的兴趣选择及贡献22-51
- 一、 赫哲族音乐及其特点22-25
- 二、 吴氏家族对赫哲族音乐的曲种类别选择25-47
- (一) 吴氏家族对民歌的选择25-38
- (二) 吴氏家族对舞蹈的选择38-43
- (三) 吴氏家族对乐器和器乐的选择43-44
- (四) 吴氏家族所选择音乐的风格特点44-47
- 三、 吴氏家族对赫哲族音乐的贡献47-49
- (一) 吴氏家族对赫哲族传统音乐的保存与创新47-48
- (二) 吴氏家族对“乌日贡”大会的贡献48-49
- 本章小结49-50
- 注释50-51
- 第四章 吴氏家族对赫哲族音乐的代际传承51-61
- 一、 吴氏家族对赫哲族音乐代际传承的文化背景51-53
- 二、 吴氏家族代际传承音乐的特点及优势53-58
- (一) “文化大革命”结束前代际传承赫哲族音乐的特点及优势53-56
- (二) 上世纪 80 年代初至今代际传承赫哲族音乐的特点及优势56-58
- 三、 当下吴氏家族代际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困境及解决方案58-59
- (一) 面临的困境58
- (二) 解决方案58-59
- 本章小结59
- 注释59-61
-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6
- 附录66-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8-70
- 致谢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华;;从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看双视角研究方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殷亚林;;明清戏曲文学的家族传承现象[J];四川戏剧;2010年01期
3 杨民康;论民族音乐学双视角文化立场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向(上)[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杨民康;论民族音乐学双视角文化立场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向(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曹本冶;陈婷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曹本冶教授关于UNESCO专家小组会议的电话采访纪要[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萧梅;;谁的声音——以田野工作的视角[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薛艺兵;;在家门口的田野上——音乐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中国话题[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孟慧英;赫哲族萨满教概况[J];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04期
9 李敬民;;论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的概念、方法和表达方式[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王锐;黑龙江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与少数民族乡土音乐初探[J];艺术交流;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丽梅;民俗旅游与文化变迁[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2 滕腾;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6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98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