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和教学当顺势而动——第五届全国民族打击乐研讨会羊城召开
本文关键词:创作和教学当顺势而动——第五届全国民族打击乐研讨会羊城召开
更多相关文章: 打击乐器 研讨会 民族管弦乐 作曲家 创作 打击乐演奏 广东省 教学 专业委员会 作品
【摘要】:正2013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第五届全国民族打击乐研讨会暨"鼓动中国"名家名曲专场音乐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九大音乐学院和全国主要艺术院团的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理论家和来自台北市立国乐团的嘉宾共八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本次活动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广东民族乐团、广东省音协打击乐艺术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
【作者单位】: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关键词】: 打击乐器 研讨会 民族管弦乐 作曲家 创作 打击乐演奏 广东省 教学 专业委员会 作品
【分类号】:J632.5
【正文快照】: 2013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第五届全国民族打击乐研讨会暨“鼓动中国”名家名曲专场音乐会,在广州 举行。来自全国九大音乐学院和全国主要艺术院团的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理论家和来自台北市立国乐团的嘉宾共八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本次活动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兴旺;周晓莹;;力的合“度” 美的飞扬——北京现代音乐节“打击乐马拉松音乐会”第一场听后[J];人民音乐;2006年08期
2 朱起东;;奇特的打击乐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3 刘亚光;;律动,音乐的灵魂——打击乐学习漫谈[J];音乐天地;2006年11期
4 于君;;谈管弦乐中打击乐片段的演奏[J];大众文艺;2009年24期
5 马瑞;;浅谈民族打击乐器“排鼓”的改革与发展[J];乐器;2010年08期
6 严荣;;浅谈戏曲乐队中的打击乐伴奏[J];艺术教育;2008年11期
7 徐培君;;西洋管弦乐队中的打击乐器[J];乐器;1990年03期
8 王世伦;梆子 胡板 竹笛[J];当代戏剧;2005年06期
9 王皓;;京剧打击乐与京剧表演艺术[J];朔方;2005年12期
10 李战强;;浅谈戏曲中的打击乐[J];东方艺术;2008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歆;;传统与现代的流变,民间与专业的交融——对芬兰当代作曲家诺根和其《第二堪特雷琴协奏曲》的研究与分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音乐体裁[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3 王丹丹;;音乐欣赏课在高等专业音乐学院的定位和特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晓夜;;从《卡玛林斯卡亚》谈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与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6 庞婉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广西本土化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甘璧华;;21世纪中国“传统和声教学”的问题与应对[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齐海东;;我是怎样讲授《交响乐欣赏》课的[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锐;;乐中画 画中音——为美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次提高音乐鉴赏力的音乐欣赏讲座[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紫茵;三个关键词解读多元化[N];音乐周报;2008年
2 程兴旺;创作与学术融合 个性与人文并重[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本报驻北京记者 杜京;根植于云南民族音乐沃土[N];云南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刁艳;中韩音乐家对话首师大[N];音乐周报;2008年
5 文新;白诚仁音乐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N];文艺报;2008年
6 李瑾;专家评歌剧《雷雨》[N];音乐周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蕾;王西麟创作生涯“知天命”[N];音乐周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黄恩智;“流行音乐的前景很可观”[N];辽宁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紫茵;上海音乐界质疑“外国人写中国”[N];音乐周报;2007年
10 记者 谭雅竹;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舞蹈院校教育改革研讨会在昆召开[N];云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3 吴春福;罗忠昒后期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4 徐海准;《乐学轨范》唐部乐器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郭鸣;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6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8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i肹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卢璐;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兴娟;新课程背景下的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可行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征;竹的音乐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冰野;从20世纪作曲家的作品看打击乐的发展[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4 刘婷婷;民族管弦乐《庆节令》分析[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5 宫佳妮;朱广庆早期民族管弦乐作品的创作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朱慧;瓦列兹“双棱体”的音高组织及音响结构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7 周展;大型民族管弦乐《抒情变奏曲》的解读与指挥诠释[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8 许文涛;土家族婚丧仪式中打击乐的音乐特征及文化含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香波;建国初期民族管弦乐发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10 庞礴;晋剧打击乐的传承与发展[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7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98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