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的创作再思考
本文关键词:《A.I.R.》的创作再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A.I.R.》 打击乐 奏形态 色织体 律音调 白艺术
【摘要】:一部成功的音乐作品需要作曲家、演绎者、欣赏者三位一体的共同创作才会诞生。本文从作曲家的角度,对打击乐六重奏作品《A.I.R.》的创作思路进行阐述与分析。试图从灵感的萌发、乐器的使用、作品的构思及标题的意义四个方面,对作品的创作过程进行回顾与思考,也为演绎者和欣赏者的再创造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
【关键词】: 《A.I.R.》 打击乐 奏形态 色织体 律音调 白艺术
【分类号】:J614
【正文快照】: 《A.I.R.》①创作于2007-2008年,是为美国辛辛那提打击乐团创作的一部打击乐六重奏作品。2008年6月,这部作品由美国著名打击乐演奏家、辛辛那提打击乐团创始人艾伦·阿提(Allen Otte)先生指挥,美国MusicX音乐节推出,在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Werner Recital Hall音乐厅成功首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为杰;E=C·P·A——漫谈音乐接受者的审美再创造[J];人民音乐;198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迂帝;;试论音乐欣赏与审美素质教育[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陈利军;;谈如何认识作曲家的创作[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刘啸泉;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实践成长的若干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于波;;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0年11期
5 李海霞;梁兆芬;;论在音乐鉴赏中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0年11期
6 刘建东;;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的音乐欣赏教改探索[J];北方音乐;2012年02期
7 张旭丹;;插上美丽的翅膀在音乐课中飞翔[J];成才之路;2009年12期
8 于培杰;音乐节奏散论[J];昌潍师专学报;1999年06期
9 张译文;;创造性思维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J];大家;2011年15期
10 李虹;;谈声乐教学中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莉;;创造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促进我们创造——简论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参与”不等于“掺和”——浅析高中欣赏教学运用“参与”原则应注意的问题[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资利萍;感性的呼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杰;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凌宪初;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音乐伦理的精神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娟;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久美;中学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东妮;笑着长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晶;理工科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付民杰;基于艺术作品欣赏的幼儿园舞蹈课程实施[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茜;对钢琴作品音乐风格相关问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秦青;声乐钢琴伴奏中“歌唱性思维”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宏宇;现代音乐视唱教材《中国风格现代音乐视唱24首》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林文兴;以诗释乐[D];湘潭大学;2011年
9 马钰琪;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钢琴名作与演奏赏析》的教学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钰东;音乐编辑在大型综艺晚会中的作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7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987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