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背景下的户外音乐节本土化构建初探
本文关键词:公共艺术背景下的户外音乐节本土化构建初探
【摘要】:时间愈顺时针前进,艺术与科学愈紧密结合,公共艺术领域更是如此(公共艺术的诞生亦源于此)。感性想象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公共艺术的发展依存于城市自身的发展需求,并随着城市的变迁而不断变化。作为社会公共艺术活动的一种,户外音乐节因其表现形式、公众参与程度及社会文化属性被视为公共文化交流的“场所文化艺术”的典型写照。因此,艺术策划的“公共”属性对户外音乐节就显得更加重要。如何创作“有形的”、“可视的”、“可感的”的空间现实存在,如何因势利导—通过第一时间的“直接干预”—策划并推广,,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结合现代科技,运用各种媒介(如音乐、装置艺术、视觉形象设计等)达成与公众直接交流的交互形式,从而实现“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的“社会学艺术”,逐渐成为公共艺术策划人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公共艺术策划的角度探索户外音乐节的本土化构建,以公共艺术理论与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通过中外知名户外音乐节的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探寻中国户外音乐节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
【关键词】:公共艺术 户外音乐节 国际化 本土化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92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6
- 引言6
- 第一章 公共艺术策划下的公共活动6-20
- 第一节 公共艺术概况6-9
- 1. 公共艺术基本概念6-7
- 2. 公共艺术研究目的与意义7-8
- 3. 公共艺术的特点8-9
- 第二节 公共艺术发展慨况9-17
- 1. 公共艺术的缘起10
- 2. 国际公共艺术发展分析10-12
- 3. 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分析12-17
- 第三节 公共策划下的户外音乐节17-20
- 第二章 户外音乐节现状分析20-27
- 第一节 国际户外音乐节现状分析21-23
- 第二节 中国户外音乐节现状分析23-27
- 第三章 中国户外音乐节的本土化构建27-38
- 第一节 本土化户外音乐节的实践意义27-32
- 第二节 中国户外音乐节本土化模式构建32-36
- 第三节 本土户外音乐节策划中的社会责任感36-38
- 结论38-40
- 致谢40-41
- 参考文献4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翠静;;从学术明星现象看大众文化的回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孙志建;;政府决策过程中的“草根性隐蔽议程”:内涵、诱因及双向危害[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祝军;;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与机制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杜敏;论受众对编辑传播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3年01期
5 邝文国;马永祥;;普通逻辑在科技期刊数据编辑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07年06期
6 朱晶;;大众传播低俗化产生的原因探讨[J];编辑学刊;2012年04期
7 刘彩霞;;马莱茨克模式对大学网络英语教学的启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蒋玮;;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J];中国编辑;2010年01期
9 邢斐;;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劣势及负面影响简析[J];今传媒;2009年10期
10 卢壮壮;;手机媒体的传播模式分析[J];今传媒;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红波;;口碑营销:传媒舆论经济生成的一种诠释[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潘雪;;试论文化传播对民族心理的潜导[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韩立新;牛素娟;;新闻传播中的负联想与负放射——新华网《焦点网谈》新闻报道个案研究[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石蓉蓉;;天气预报电视节目的案例分析[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郜书锴;;国际传播的重新布局——以新媒体为研究对象的案例、实践与理论[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1[C];2010年
6 冼致远;;国际一流媒体的传播发展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袁s
本文编号:991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99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