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女中音声乐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12:29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女中音声乐文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改革开放 女中音 声乐文献 分析思考


【摘要】: 本文是一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中音文献进行研究与思考的论文。论文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有关女中音文献的整理、归纳与研究,结合自身从事女中音声乐艺术学习的感悟,以文献为出发点,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中音声乐艺术的发展做较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由绪论和三个章节组成。绪论主要是论述女中音声乐文献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学术意义及其现实意义。简单回顾了女中音声乐发展的历史,以及我国女中音声乐发展及文献发展状况,从而论述我国女中音声乐文献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学术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中国女中音声乐文献发展概述。其中包括三节:第一节联系历史,概述女中音声乐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第二节以文献为出发点,叙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中音声乐文献发展状况;第三节主要叙述女中音的演唱、教学与理论研究。 第二章:主要是对女中音声乐文献的整理、归纳与分析。整章分为两大部分,由女中音文字文献的和音像文献两部分组成。重点在于第一部分,文中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中音声乐文献的整理,分别从四个小方面进行归纳:女中音歌唱家、女中音的演唱风格与艺术特征、女中音的声部训练与教学研究以及其他与女中音有关的文献。并结合自身从事女中音声乐学习的体会进行较深入的分析。 第三章:针对我国女中音声乐艺术发展的现状做较为客观的、全面的分析与思考。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是叙述我国女中音声乐发展的现状;第二节主要针对现状做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分别从历史的原因、审美导向、歌曲创作、音乐教育与实践、传播业迅猛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当下演出市场对女中音需求的短缺以及女中音的潜在优势与新走向,七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简单总结一下对我国女中音声乐文献研究后的思考。
【关键词】:改革开放 女中音 声乐文献 分析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16.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0
  • 1 中国女中音声乐文献发展概述10-16
  • 1.1 女中音声乐艺术的发展10-11
  • 1.2 女中音声乐文献概述11-13
  • 1.3 女中音的演唱、教学与理论研究13-16
  • 2 女中音声乐文献的整理与归纳16-31
  • 2.1 文字文献的整理与归纳16-29
  • 2.1.1 有关女中音歌唱家的文献16-23
  • 2.1.2 有关女中音演唱风格及艺术特征的文献23-25
  • 2.1.3 有关女中音声部训练与教学的文献25-27
  • 2.1.4 其他与女中音有关的文献27-29
  • 2.2 音像文献的归纳与总结29-31
  • 3 女中音声乐艺术的现状分析与思考31-38
  • 3.1 我国女中音声乐艺术发展现状31-32
  • 3.2 对女中音声乐艺术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32-38
  • 3.2.1 历史的原因32
  • 3.2.2 审美导向32-33
  • 3.2.3 歌曲创作33-34
  • 3.2.4 音乐教育与实践34-35
  • 3.2.5 传播业迅猛发展带来的挑战35-36
  • 3.2.6 当下国内演出市场对女中音需求的短缺36-37
  • 3.2.7 女中音的潜在优势与新走向37-38
  • 结论38-39
  • 注释39-40
  • 参考文献40-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青周;;江泓 关牧村 磨难成就的姻缘[J];伴侣(A版);2002年04期

2 张兴军;;梁宁:一路孤独,一路吟唱[J];北京纪事;2008年01期

3 北晚;;女中音歌唱家毕宝仪德国再夺第一[J];北方音乐;2006年04期

4 顾婷婷;;求名求利不如求福 记天津歌舞剧院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J];北方音乐;2008年08期

5 张明媛;;关牧村关于《祝酒歌》的感言[J];北方音乐;2008年12期

6 徐艳;;浅谈女中音声部教学方法[J];才智;2008年08期

7 云飞;热情打动生活 艺术照亮人生——记德德玛和她的音乐艺术专修学院[J];草原税务;2002年11期

8 张宏;关牧村:一株月光下的凤尾竹[J];出版参考;2003年32期

9 于允科;;“云雀”德德玛[J];中国人才;1988年07期

10 放舟;释然;;德德玛与拉西尼玛的爱情之歌[J];长寿;2006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峡;女中音的歌唱艺术与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苏雅军;女中音的声部确定及其声区统一训练[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林颖;女中音声音特质的美学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娜;女中音声部教学的基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秋玉;歌唱家贝尔冈扎演唱特点研究兼论女中音声部的相关问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磊;论中国女中音演唱形式与风格的多样性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杨;罗西尼三首花腔女中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静;论关牧村声乐艺术风格的形成及特点[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北北;论花腔女中音的演唱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魏桂珍;对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中两首女中音咏叹调的分析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06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06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2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