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论基于电子音乐音响合成的创作思维

发布时间:2017-10-18 13:44

  本文关键词:论基于电子音乐音响合成的创作思维


  更多相关文章: 音响合成 映射 频谱音乐 一体化构成


【摘要】: 本文立足于音乐本体论的大前提,从电子音乐中信号模拟合成的概念、原理以及概念拓展中,归纳了声音合成技术的特征,并提出科学化的合成技术与艺术化的作曲技术相互映射的前提、联系和区别。通过对“声音合成”与“音响合成”的概念界定,将科学的合成技术转化成艺术的合成创作技法,并以实例分析,具体论证了音响合成技术与传统作曲技法在音高、节奏等维度的映射关系,进一步了归纳和规范了基于电子音乐中音响合成的创作技术与观念在表现对象、表达技术与最终结果之间的一体化合成的特征。
【关键词】:音响合成 映射 频谱音乐 一体化构成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2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8
  • 第一章 音响合成原理、流程以及作曲映射8-31
  • 1.1 合成概念的界定8-9
  • 1.2 合成的工作流程9-15
  • 1.3 音响合成15-24
  • 1.3.1 传统音乐中的音响合成15-23
  • 1.3.2 电子音乐中的音响合成23-24
  • 1.4 频谱音乐24-29
  • 1.4.1 时间域上的合成音响形态分离与曲式的映射27-28
  • 1.4.2 空间域上的合成音响频谱与织体的映射28-29
  • 1.5 小结29-31
  • 第二章 音响合成技术和观念在作品中的运用31-48
  • 2.1 格里塞作品《分音》的综合分析31-40
  • 2.1.1 加法合成31-33
  • 2.1.2 《分音》中基于加法合成的作曲映射33-39
  • 2.1.2-ⅰ 《分音》第I段的音高素材34
  • 2.1.2-ⅱ 《分音》第I段的节奏材料34-36
  • 2.1.2-ⅲ 《分音》第I段的力度运用与结构暗示36-37
  • 2.1.2-ⅳ 《分音》第I段的配器方式37-39
  • 2.1.3 小结39-40
  • 2.2 利盖蒂作品《大气》的综合分析40-48
  • 2.2.1 减法合成40-42
  • 2.2.2 《大气》B段中基于减法合成的作曲映射42-47
  • 2.2.2-ⅰ 《大气》B段中的音高来源42-44
  • 2.2.2-ⅱ 《大气》B段中的节奏运用44-45
  • 2.2.2-ⅲ 《大气》B段中的配器与力度运用45-47
  • 2.2.3 小结47-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聪;施托克豪森及其音乐创作[J];音乐研究;1984年03期

2 陶辛;计算机音乐思维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1055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55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7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