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探索
本文关键词:高师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探索
【摘要】:即兴伴奏是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重点,它是一门极具综合性又具创造性的学科。培养即兴伴奏能力,是一个不断积累、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再通过经验去实践的一个循环过程,只有具备相当的弹奏技巧和较高的音乐素质,才能促使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即兴伴奏 歌唱性思维 和声 织体
【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综合性大学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编号为:11YB293
【分类号】:J624.1-4;G652
【正文快照】: 钢琴即兴伴奏是即兴编配并同步演奏的一种伴奏形式。有些人认为即兴伴奏非常简单,只需掌握一手好的钢琴技巧,学好和声,伴奏水平也就相应能够提高。其实,如果在即兴伴奏过程中生搬硬套,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即兴演奏的过程非常灵活,要想提高钢琴即兴伴奏水平,关键在于学生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邓玉涛;;钢琴即兴伴奏的“速成”[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陈蕾;钟莹;周雪丰;;高校免费师范生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学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徐承跃;;中国艺术歌曲演唱能力的培养[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王艳梅;;声琴合一:即兴钢琴伴奏中的声乐演唱效果问题[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高雅晗;;高职院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之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3年07期
6 周荟婷;;浅谈合唱训练中的钢琴伴奏艺术[J];青春岁月;2013年07期
7 宁嘉惠;;即兴钢琴演奏之探讨[J];青春岁月;2013年09期
8 刘小莎;;论钢琴即兴伴奏中伴奏织体的运用[J];青年文学家;2013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越;论钢琴伴奏教师的能力与艺术修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中升;探究高师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声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军艳;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钢琴伴奏艺术的研习[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4 余娓娓;《临安遗恨》与《枫桥夜泊》钢琴伴奏的比较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媛;新疆高师钢琴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兵;普通高等学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依晓明;高职高专和声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崔玉;论歌曲伴奏中的音型手法——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技能选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高慧;试论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与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竺乐乐;论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中的钢琴伴奏写作及演奏[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婷;;浅谈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孟昕毅;;即兴伴奏教学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0年22期
3 李弦;;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之管见[J];黄河之声;2010年04期
4 马蕊;;论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陈凯;;钢琴即兴伴奏技巧运用的对策研究[J];华章;2011年21期
6 王雷;;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09年12期
7 刘春分;;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及其培养探略[J];天津教育;2010年10期
8 马琦;;浅论如何提高高职音乐专业学生即兴伴奏水平[J];林区教学;2006年07期
9 滕明薇;;高师钢琴即兴伴奏与中小学音乐教学[J];大家;2011年17期
10 彭学礼;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之我见[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禹永一;;浅谈关于传统和声中的和弦标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颖雪;;和声教学改革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张娟;;柯达伊匈牙利民歌主题变奏曲《孔雀飞》分析研究[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刘康华;;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彭程;王永;;混合单纯形-和声搜索及其在线性系统模型简化中的应用[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姚福祥;;试论水族民歌的形式和韵律[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7 黄显林;宋清南;班晓军;高晓智;;一种基于和声搜索算法的T-S模型辨识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魏少东;何小斌;;自由梁的位移、应变和声模态分析[A];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九卷)[C];2011年
9 邹元杰;;基础激励和声载荷作用下随机振动的设计载荷估算方法[A];2009全国结构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刚;袁建军;刘银龙;范志娜;王文伟;;声辐射脉冲弹性成像技术在评价睾丸精原细胞瘤特性中的初步应用[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王和声 真情流淌和谐之声[N];解放军报;2011年
2 潘真;有机会就要为国家出钱出力[N];联合时报;2010年
3 记者 向远江 通讯员 杜李;恩施广告盛开文明花[N];恩施日报;2010年
4 [新疆]卢一萍;天使的和声[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2年
5 葛中旺 杨青 王庆义;“三重唱”引来和声一片[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6 记者 樊晓燕 张辉;合奏发展大和声[N];湖北日报;2011年
7 邵长跃;为主旋律和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8 王师;招标鏖战激 曲高有和声[N];医药经济报;2001年
9 日报记者 叶子;磬音引吭“工业颂”[N];柳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金波 周智敏;古城越韵 世界和声[N];浙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扬;三首管弦乐作品中的旋律“音程向位”与和声“音程位”探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2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郭懿;石夫改革开放初期舞剧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5 王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青;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风格与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7 王丹红;亨利·迪蒂耶管弦乐作品《蜕变》创作技术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8 朱琳;对珀·纽加德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中期“层次化结构”技术的探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9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10 乔邦利;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丹;《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1980年版与2001年版“和声”词条比较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2 陈威;声乐套曲《暗无天日》和声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3 孟刘翔;骋无穷之路 饮不竭之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楼乐;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和声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郭亚梅;王建中《歌五首》和声艺术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6 秦青;声乐钢琴伴奏中“歌唱性思维”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黎嘉;沃尔夫艺术歌曲和声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8 姜洪淼;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小品集《瞬间幻影》和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晓南;舒曼钢琴作品和声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10 温辉明;时代的音乐审美差异对和声运用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60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60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