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构唱训练在现代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拓展

发布时间:2017-10-19 14:16

  本文关键词:构唱训练在现代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拓展


  更多相关文章: 构唱 视唱练耳 音程 现代音乐


【摘要】:构唱是视唱练耳教学中广泛应用的音高听觉技能训练方法。自视唱练耳科目进入我国专业音乐院校及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教学以来,构唱训练的内容随着教学内容的发展、完善,也逐渐衍变、扩展。现代音乐观念技法变革性的创新,各种风格流派并存,视唱练耳的构唱教学也应对这一时期音乐写作手法的变化加以分析和研究,拓展、衍变出各种构唱材料和训练方法。
【作者单位】: 西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
【关键词】构唱 视唱练耳 音程 现代音乐
【分类号】:J613.1-4
【正文快照】: 视唱练耳的起源,可追溯至11世纪的欧洲,以规多(Guido d'Alrezzo约995年一约1050年)制定与音高相对应的唱名为标志,最初是针对歌唱的训练。[1] 视唱练耳作为一门音乐基础课程,从进入我国专业音乐院校及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教学至今,其目的都是为了 能够顺利地从感性体验和认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红;音程、音级、和弦一体化构唱训练法──用科学的方法发展音乐听觉[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段碧垒;;浅谈如何准确地进行音程构唱[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10期

3 陈建红;;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甘肃科技;2008年08期

4 张峰;;浅谈中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程听觉训练[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5 王建元;音程构唱与音律应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4年04期

6 吕军辉;视唱练耳教学漫谈[J];艺术探索;2003年06期

7 王飞;;谈多媒体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07年10期

8 张韵璇;默默地奉献[J];人民音乐;1986年07期

9 罗佳;;初级视唱练耳教学思路探讨(练耳部分)[J];校园歌声;2007年05期

10 黄春燕;;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的渗透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燕玲;;视唱基础训练研究[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周友良;;突破和声音程的听辨“关隘”[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康玲;;快乐地感受音乐——幼师音乐基本乐科教学的新理念[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邵蓉;;视唱练耳课教学探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牟学农;;浙江畲族民歌的旋法特征及其调式属性[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邹宜宁;孙瑜;;关于音乐听觉训练中的和弦听辨[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7 孔云霞;;传统大小调体系中的和弦思维及其规训途径研究[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李楠;;民族调式音级的确定对部分复调技术教学的影响[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张杰;;略论听觉原理与练耳训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童忠良;;论音体系与各民族的音阶——兼论世界民族音乐在乐理教学中的定位[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淼淼;多媒体扩展高师视唱练耳教学[N];音乐周报;2008年

2 实习生 张洁;云艺举行首届视唱练耳教学实践音乐会[N];云南日报;2008年

3 沈丘北郊职高 程香丽;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性[N];周口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婷;“此姜夔非彼姜夔”[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杜亚雄;唱调和哭调[N];音乐周报;2007年

6 胡剑平;幼师基本乐理教学改革之我见[N];晋中日报;2010年

7 杜亚雄;克罗地亚民间音乐之谜[N];音乐周报;2006年

8 李木一;经典重读——《论乐音的感觉》[N];音乐周报;2008年

9 杜亚雄;城市乡村各不相同[N];音乐周报;2007年

10 广东省博罗中学 周莉;音乐牵着“情书”走[N];音乐生活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欣;几种常见民族乐器演奏音高测定及相关律学等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2 雷兴明;承先锋之锐 拓回归之新[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3 冶鸿德;汉斯·维尔纳·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4 于洋;卡特音乐的时空秩序[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王萃;武满彻和声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6 赵光;解读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意义和象征意义[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周静;汉斯·威尔纳·亨策弦乐四重奏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8 巴奈·母路;灵路上的音乐[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玫;“中立音”音律现象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来;多媒体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有效应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2 周雅婧;现代视唱练耳教学理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强;“双重乐感”理念下视唱练耳教学的初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媛;论视唱练耳教学中审美价值的体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陈晓瑜;视唱练耳教学中听觉培养模式的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0年

6 王莉慧;谈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白云;视唱练耳教学在中国的引入及其早期发展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任思静;民族音乐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邓兴军;论新疆维吾尔民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黄一;音乐审美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与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61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61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6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