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和声技法研析
发布时间:2017-10-22 20:23
本文关键词: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和声技法研析
更多相关文章: 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 和声技法 和声风格
【摘要】: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5.7 ~1897.4.3)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他与巴赫(J. S. Bach)、贝多芬(L. v. Beethoven)两位古典音乐大师并称为欧洲音乐史上著名的“三B”作曲家。勃拉姆斯虽然处于浪漫主义音乐的全盛时期,但其音乐创作在当时却别具一格、自成一体:一方面,仍努力保持和继承着古典音乐传统,追求内在情感的深刻表现; 另一方面,又不完全拘泥于古典传统技法模式,而是不断进行大胆地创新,流露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化的时代特征;并且,取材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主题素材,又充分展示出勃拉姆斯浓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古典、浪漫、民族”三位一体的创作特征形成了勃拉姆斯独特的音乐风格,从而奠定了他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文选取勃拉姆斯根据匈牙利民间音乐素材加以编创的钢琴小曲集《匈牙利舞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和声材料、和声进行、调式调性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进而总结与归纳出勃拉姆斯鲜明的和声技法特征,力求管窥出他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全文主要论述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章:勃拉姆斯生平及钢琴作品的创作概述。此章节主要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其钢琴作品创作,从宏观上对勃拉姆斯其人、其作进行整体性把握。 第二章:《匈牙利舞曲》创作概述。此章节分别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节奏、织体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既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一概述,又从除和声之外的音乐表现手法角度对其进行整体分析。 第三章:《匈牙利舞曲》的和声分析。此章节为全文的主体,着重对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的和声技法进行详尽分析。分别从和声材料(自然音调式体系和弦、变音体系和弦),和声进行(功能性和声进行、功能性进行的变体、反功能和声进行、模进、持续音),调性(调性发展手法、调性布局),和声节奏(强拍更换的常规用法、弱拍更换的特殊用法)四大方面进行论述。 第四章: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的和声风格特征综述。此章节主要是通过前三章地研究论述,进一步对《匈牙利舞曲》的和声技法特征进行总结与归纳,从而试图概括出勃拉姆斯具有鲜明特色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 和声技法 和声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14.1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引言11-14
- 一、选题意义11-12
- 二、研究现状12-14
- 第一章 勃拉姆斯生平及钢琴作品的创作概述14-22
- 第一节 勃拉姆斯的生平14-18
- 第二节 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的创作18-22
- 第二章 《匈牙利舞曲》创作概述22-39
- 第一节 创作背景22-23
- 第二节 曲式结构23-29
- 一、单三部曲式结构25-26
- 二、复三部曲式结构26-28
- 三、多段体曲式结构28-29
- 第三节 节奏29-36
- 一、丰富多样的横向形态29-34
- 二、错综复杂的纵向层次34-36
- 第四节 织体36-39
- 第三章 《匈牙利舞曲》的和声分析39-76
- 第一节 和声材料39-51
- 一、自然音调式体系和弦39-44
- 二、变音体系和弦44-51
- 第二节 和声进行51-64
- 一、功能性和声进行51-54
- 二、功能性进行的变体54-55
- 三、反功能和声进行55-57
- 四、模进57-60
- 五、持续音60-64
- 第三节 调性64-73
- 一、调性发展手法64-69
- 二、调性布局69-73
- 第四节 和声节奏73-76
- 一、强拍更换的常规用法73-74
- 二、弱拍更换的特殊用法74-76
- 第四章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的和声风格特征综述76-80
- 结语80-81
- 注释81-83
- 参考文献83-86
- 附录86-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91-92
- 致谢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窦瑾;;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的特色研究及新发现[J];大众文艺;2011年09期
2 林剑;;勃拉姆斯交响曲的发展特点探析[J];名作欣赏;2012年15期
3 唐小木;;论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No.1的艺术特色与演奏处理[J];音乐创作;201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柯;勃拉姆斯钢琴作品《匈牙利舞曲》独奏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9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79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