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声乐套曲各分曲间的逻辑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13:44

  本文关键词:声乐套曲各分曲间的逻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声乐套曲 艺术歌曲 分曲 逻辑 作品分析


【摘要】: 歌剧(Opera)和艺术歌曲(Lieder)是欧洲古典音乐最重要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艺术歌曲作为个性鲜明的一个艺术类别,成为声乐学习中不可不研究和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艺术歌曲中的声乐套曲一直为艺术歌曲学习者所青睐,并且常常作为音乐会曲目上演,其原因也许并不仅仅因为声乐套曲这种将多首艺术歌曲串联成一个统一体的形式亦或者是它的曲调更加优美动听。更大的原因在于与单首艺术歌曲相比,声乐套曲能够在一个完整和较为统一的形式中表达更为丰富的各色情感与体验。 声乐套曲,它的原意为“环圈舞”,即:Song-cycle。它是艺术歌曲盛期,确定下来的一种固定的歌曲套曲形式。声乐套曲中的各首歌曲通过其内容和音乐风格,使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既然它的分曲要统一于某种内容或者形式之下,或者说要使之既独立又整体,各分曲之间多少会需要某种逻辑将之联系在一起。不仅是演唱者需要一种演唱的逻辑更为明晰地诠释作品,听众也需要一种欣赏的逻辑来支撑审美的需要。近年来人们对声乐套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更深刻地诠释和理解欣赏套曲作品?对于不熟悉不常在国内演出却又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套曲,如何能更易于演唱者将作品顺利地介绍给听众,而听众又如何能够更快地进入到欣赏状态之下?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声乐套曲各分曲间的逻辑”研究,其最直接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方法使得演唱者和欣赏者在演唱和欣赏套曲作品时更加具有逻辑性,使得套曲真正得到一种内在逻辑的统一而不仅仅是一首一首独立艺术歌曲的大串联。或许这种方法稍作修改便可应用于某些器乐套曲、组曲等更大型的音乐艺术形式,很显然大型器乐作品相对于声乐作品,由于缺乏直接的语言描述,更加迫切地需要一种逻辑来把持。 本课题将以“举例说明”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逻辑分析来介绍具体的逻辑形成与操作方法。在借鉴前人对于这个作品在文学内容及音乐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各歌唱名家和伴奏家在演唱(演奏)此作品时对音色控制、速度力度变化及重音的不同处理的版本对比,来说明声乐套曲中的“逻辑”问题。 本课题具有极强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能帮助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它为声乐套曲的初识者提供从整体把握作品的方法,为高程度的演唱者提供个性演绎的途径,也可为欣赏者和演唱者在无形之间建立审美沟通的桥梁,在声乐理论领域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声乐套曲 艺术歌曲 分曲 逻辑 作品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1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绪论8-9
  • 第一节 关于舒曼与其代表作《诗人之恋》9-10
  • 第二节 作品分析10-17
  • 第三节 有逻辑地演唱和欣赏声乐套曲作品17-18
  • 小结18-19
  • 参考文献19-20
  • 致谢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义江;舒曼声乐作品反映出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研究——以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为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赵茜;;舒曼艺术歌曲的特点及演唱处理[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3 郝黎闻;;浅析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刘芬芳;;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演唱中的情感表现[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盖文剑;关于舒曼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丁加然;论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演唱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竺乐乐;论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中的钢琴伴奏写作及演奏[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静;论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的风格与演唱[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王健健;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唱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83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83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d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