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主的艺术歌曲创作及其对后人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论青主的艺术歌曲创作及其对后人的启示
【摘要】: 青主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重要的音乐美学家、作曲家。他早年学于黄埔陆军小学堂,参加过辛亥革命,留德学习法律。归国后又任职于法院和军界。因此青主一生从事音乐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就在这不多几年的时间里却为中国近代音乐美学、声乐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作为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代人,他具有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经历和特点:幼年时期所受的中式教育,少年时期所受的新式教育和青年时期的留德经历,塑造了青主融合古今、中外文化的艺术家的气质与文人的品性,这些经历直接影响了他的艺术风格。另外他与华丽丝的异国婚姻对于他音乐修养的丰富与提高对于音乐创作无疑都是有推动作用的。他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红满枝》、《夏夕》等较之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是第一批创作型的艺术歌曲,不仅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写作提供了可参照的模式,也为西方艺术歌曲这种外来体裁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独到的思路。作为声乐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从青主的作品中我们体会到了中国艺术歌曲独到的品位和意境,以及在歌曲中凝结的中西文化的精髓。学习青主的艺术歌曲,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熟悉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同时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他的音乐美学著作《乐话》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部音乐美学论著,不仅论述了音乐审美的本质问题,也阐述了音乐构成的元素问题,指明了音乐的基础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这对于当时中国音乐理论界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青主 艺术歌曲 中西交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第一章 青主的生平8-12
- 第一节 中式旧学对青主的影响8-9
- 第二节 新式教育和西方文化对青主的影响9-10
- 第三节 亡命乐坛10-12
- 第二章 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艺术歌曲分析12-27
- 第一节 青主音乐美学思想12-13
- 第二节 青主的艺术歌曲及分析13-27
- 第三章 青主艺术歌曲的历史意义及对后人的启示27-32
- 第一节 青主艺术歌曲的历史意义27-28
- 第二节 青主的创作对后世艺术歌曲创作的启示28-29
- 第三节 青主艺术歌曲对演唱者学习及演唱的启示29-32
- 结论32-33
- 注释33-34
- 参考文献34-36
- 后记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莹;;青主与《我住长江头》[J];中外企业家;2009年10期
2 金白颖;;从《我住长江头》看青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J];电影评介;2008年07期
3 杨溢;;谈青主的两首古诗词艺术歌曲[J];艺术教育;2007年05期
4 温潇潇;;浅析青主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J];北方音乐;2011年01期
5 宋丽萍;;青主艺术歌曲的创作观念[J];齐鲁艺苑;2007年05期
6 尹浩杰;青主的革命历程及其创作[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邢延青;;关于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作品赏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7期
8 王珊铭;;青主《大江东去》音乐特色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9 高晓欧;;青主两首艺术歌曲杂谈[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7期
10 熊念桃;;略谈青主艺术歌曲选材的艺术性和普世性[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笑宸;;从《三国演义》片尾主题歌看通俗歌曲的语言运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田晓宝;王冬;;浅谈福列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杨瑞庆;;群众歌咏和流行歌曲[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李吉提;;受益于技术理论课间的横向沟通[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赵汉宁;;叙事曲的起源与变迁[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申国昌;;傅山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卫云英;;《傅青主女科》太邑友文堂本简考[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中国音乐学院和声复调成果一览表[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叶红;;浅谈歌唱与声乐教学中的心理素质培养——从我战胜“痉挛性发声障碍”说开[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茂春;中国第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N];音乐周报;2003年
2 于平;让“艺术歌曲”走向“群众歌咏”[N];光明日报;2001年
3 徐励;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艺术[N];音乐周报;2000年
4 徐涟;为普及艺术歌曲尽力[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李光华;“送上我心头的思念”[N];音乐周报;2006年
6 姚红卫;“艺术歌曲”称谓应规范[N];音乐周报;2007年
7 和平;让艺术歌曲走进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周皓;沈洋唱响德奥浪漫[N];音乐周报;2011年
9 董艳艳;王磊华尝试多尼采蒂艺术歌曲专场[N];音乐周报;2010年
10 通讯员 范卫东 记者 郑晋鸣;全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在南京落幕[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存凌;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诗乐关系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3 张霁;中西交融背景下的红学研究范式得失考论[D];吉林大学;2008年
4 任秀蕾;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丽华;论青主的艺术歌曲创作及其对后人的启示[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宋丽萍;青主艺术歌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薛娟;内蒙古本土艺术歌曲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苏华;青主艺术歌曲的文学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张雪;黄自与舒伯特艺术歌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雪梅;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风格微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单良;从舒曼声乐套曲《艾辛多夫歌曲集》探究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会旭;舒伯特、黄自艺术歌曲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常晶;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10 陈喜红;黄自艺术歌曲及其演唱风格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09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10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