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合江民歌艺术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15:26

  本文关键词:合江民歌艺术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合江 民歌 体裁特征 语言特征 音乐特征


【摘要】:合江民歌具有独特的民间地方艺术特征,在体裁、语言、旋律调式、演唱形式、曲式结构、唱腔等方面都得到了体现。
【作者单位】: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合江 民歌 体裁特征 语言特征 音乐特征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合江,地处川南、黔、渝三省结合部,该县是以农业为主农业县,建县于西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初名符县,县城区所在地位于长江与赤水的交汇处,至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撤销原安乐戌,改置合江县,合江至此得名。[1]合江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艺术种类繁多,民歌是其中十分耀眼的一类,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艳萍;合江方言语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楠;;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2 赵文曙;;论湘潭民歌的衬词[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贾金亮;;陕北民歌的悲剧性风格[J];飞天;2009年22期

4 李道琳;;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民族化问题[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李道琳;从“民间”来到民间去——冼星海抗战歌曲创作解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张红;;两难选择:赣南客家山歌保护还是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7 张园媛;山东兖州马桥村打夯号子现状调查[J];齐鲁艺苑;2005年02期

8 蔡跃忠;;略论哈尼族民间音乐“阿迷车”[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9 李道琳;周自明;;由原生态歌手异军突起引发的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吴彪;谈谈歌曲结构在写作中的统一与对比[J];文教资料;2005年3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曙;长株潭地区民歌歌词修辞与语言风格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孙美玉;山东蓬莱地区民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金航;黑土地的歌声[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英芳;叙事性民歌歌词艺术特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帅红;白诚仁合唱作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关意宁;东北汉族民歌音乐特点的多视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师玉丽;陕西宁强县民歌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8 张成伟;原生态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传承关系之初探[D];河南大学;2007年

9 韩彦婷;突破“三种唱法”构建中国新型民族声乐学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音;论中国民族声乐中的原生态唱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尚灵;;四川方言的鼻尾韵[J];方言;1983年04期

2 崔荣昌;;四川方言的形成[J];方言;1985年01期

3 崔荣昌;;四川省西南官话以外的汉语方言[J];方言;1986年03期

4 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年02期

5 谢留文;黄雪贞;;客家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2007年03期

6 李蓝;;西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9年01期

7 陈千百;;四川泸州方音概述[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郝锡炯 ,胡淑礼;关于四川方言的语音分区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9 刘晓南;;从历史文献看宋代四川方言[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翟时雨;成都、重庆话在四川方言分区中的地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翔珠;;论民歌艺术中的少数民族习惯法[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2 潘龙瑞;;声乐语言浅论[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李锐;;浅谈通俗演唱中的呼吸与语言特征[J];青年文学家;2009年02期

4 揭冰;;文化产业视野下的民歌传承[J];学术交流;2009年10期

5 陈樯;浅谈中国民歌艺术[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刘茜;;浅谈民歌艺术的研究范畴[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2期

7 尚飞林;;保护和发展民歌文化遗产任重道远——由陕北民歌大赛引发的思考[J];音乐天地;2007年05期

8 ;民歌起源应作具体分析[J];音乐世界;1987年09期

9 陈家柳;;侗族民歌艺术及其审美[J];民族艺术;1990年01期

10 乔木;对民族音乐继承与发展的几点看法[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燕;;保护发展民歌艺术的功臣——听専恩凤老师唱歌有感[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2 杨春发;;我国民歌演唱风格的美学支点[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罗娱;;从终止式看不同时期和声语言的特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董茉;;冀东民歌的传承与发展[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威;;美妙的天籁——黑龙江流域三小民族民歌比较研究[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连成;“沙田民歌”传人吴金喜、陈社金[N];光明日报;2007年

2 邓明 白培生 欧阳资文 何光晋;嘉禾挖掘和提升民歌艺术[N];湖南日报;2006年

3 记者 路艳霞;国家大剧院迎来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N];北京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肖怡伟邋王军 万金明;桑植荣膺“中国民歌之乡”称号[N];湖南日报;2008年

5 卫平;发扬光大蒙古族长调民歌艺术[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6 李云平;保护蒙古族长调艺术不光是艺术家的事[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李运涛木佳 见习记者张文德;五天“唱”定300亿[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王俊;歌声抽在谁的背上[N];深圳特区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彭宽;挖掘母亲河沿线的民歌宝藏[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佳杰;“第二届榆林·中国陕北民歌艺术节”暨“世界三大民歌演唱交流活动”将举行[N];文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萍;无锡宣卷仪式音声研究—宣卷之仪式性重访[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中国民族声乐的语言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艳花;以“走西口”为题的西部民歌艺术特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张晓娜;燕赵民歌“妓女悲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洪娜;临沂民歌风格特征与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白哈申;叙事民歌《韩秀英》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李小勇;审美文化视野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7 黄文杰;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志英;关于巴赫《恰空舞曲》的分析与演奏[D];西安音乐学院;2006年

9 何健;山西左权民歌的探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王琴;山西原平民歌演唱的艺术风格[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13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113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8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