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析汪立三钢琴套曲《他山集》的复调创作技法

发布时间:2017-11-07 19:33

  本文关键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析汪立三钢琴套曲《他山集》的复调创作技法


  更多相关文章: 序曲与赋格 《他山集》 复调创作技法


【摘要】:《他山集》是汪立三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创作的一部优秀的复调音乐套曲集,其巧借西方经典复调形式——序曲与赋格,将我国传统音乐感性的音乐内容和自由、自然的表现精神融合其中,使得中国传统的线性思维在多声部的织体中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就作品的主题、和声进行、对位写法等与西方经典复调创作技法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总结作者将民族民间传统作曲技法与西方复调经典写作原则相融合的成功经验,最终目的是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启示下,不仅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部优秀的作品,为今后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单位】: 长沙师范学校音乐舞蹈系;
【分类号】:J624.1
【正文快照】: 西方复调音乐的发展己有近三百年的历史,自中世纪后期以来,键盘音乐就在声乐艺术的影响下逐渐进入到复调音乐的黄金期,众多的复调体裁也在长期演进中得到确立并形成了各自的形式特点,,其中序曲与赋格更是在巴赫高超的驾驭能力下发展到了顶峰。序曲(亦称为前奏曲),是一种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澜深;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汪立三先生访谈录[J];钢琴艺术;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景波;;浅谈歌唱教学中情感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2 李红枫;;功能体系和声与五声性旋律结合时偏音问题的解决途径[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高丽;;论声乐教学中歌唱情感表现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蔡若愚;;试论琴曲《梅花三弄》核心音调在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J];大舞台;2011年10期

5 陈娅;;分析谢德林现代复调作品——钢琴套曲《24首前奏曲与赋格》第二首a小调赋格曲[J];大舞台;2011年12期

6 李红梅;王颖峰;;钢琴协奏曲《春之采》的民族化和声结构[J];电影文学;2007年24期

7 秦俊;;后现代主义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6期

8 赵庆华;;中国音乐作品中的现代和声之管窥[J];大众文艺;2011年18期

9 李向京;;多声部音乐历史演进及其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10 刘明媛;;上林三声部民歌的发现[J];歌海;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永平;;研究生“现代复调音乐”课程教学略论[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王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孙志鸿;本杰明·布里顿复调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10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晶;桑桐《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九首》的艺术价值和当代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欣廷;尚德义合唱作品分析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海澜;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赋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卢燕;以两首钢琴改编曲《浏阳河》为例管窥新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潘青峰;试论高师基础和声课中和声分析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孟欣;中小学器乐教学的探索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莎莎;卡巴列夫斯基钢琴创作的风格与把握[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9 王怡;浅析《利盖蒂钢琴练习曲第一集》—之第四首《号角》[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颜婷婷;希曼诺夫斯基《第三钢琴奏鸣曲》节奏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婕;;钢琴套曲《他山集》的艺术构思[J];歌海;2010年03期

2 叶思敏;他山之石,这样攻玉——汪立三《他山集》的艺术成就[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夏tR;;汪立三音乐创作中内容与形式的研究[J];电影评介;2010年03期

4 黄敏;;浅析汪立三的钢琴作品《涛声》[J];钢琴艺术;2010年07期

5 周柱铨;奋进在音乐海涛中的健儿——评汪立三的新作《他山集》及其他[J];文艺评论;1986年06期

6 罗薇;声之韵——汪立三《东山魁夷画意组曲》之四《涛声》作品简析(下)[J];钢琴艺术;2003年08期

7 王培O ;;论汪立三改编的钢琴作品《蓝花花》[J];艺术百家;2009年S1期

8 王佩家;;勇于革新和探求的人——作曲家汪立三[J];北方音乐;1983年05期

9 刘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题的生成与对位[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10 项葵;;汪立三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的分析与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屹;唐小木;;论钢琴套曲《他山集》演奏上的技术处理[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朱建刚;;狂欢:一种颠覆的基调——论《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狂欢化主题[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3 赵光慧;;美国黑人文学主题初探[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段兆麟;;以竹林为主题休闲农场经营管理[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主题:“The Global World and China's Media Environment”[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刘倩琦;葛永军;吴昊;;科技信息多维概念模型的建立[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三辑)[C];2008年

7 赵利;廖闻剑;彭艳兵;;基于中文主题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8 赵炳章;;扩大内需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主题[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九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许金玲;;人才是文昌发展的主题[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10 张瑞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主题、源泉[A];“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未来”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N];中国邮政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章国斌;全国旅交会唱响红色主题[N];江南游报;2005年

3 殊逊;“网络与书”提倡主题阅读[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早报记者 乐琰;“主题”开发再掀投资潮[N];东方早报;2005年

5 曹玉松;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N];中煤地质报;2005年

6 记者 施建 实习生 赖丹花;购物中心初尝“层层主题文化”[N];民营经济报;2005年

7 沙建国 董克菊;最佳主题党日:帮民富 暖民心[N];中国档案报;2005年

8 记者 黄景莉 夏水夫;长三角16城市行谋划房贷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周映夏 江晓明 通讯员 崔超文;鲜明主题记录成长历程[N];中山日报;2005年

10 商报记者 钱秀中 邹昱琴;主题书展为何成“鸡肋”?[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跃敏;基于主题和主体框架的工程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易乐湘;马克·吐温青少年题材小说的多主题透视[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亚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4 刘亮;晚唐乐府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观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探索[D];武汉大学;2004年

6 曹林红;“国民性”主题的流变与中国现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7年

7 吴晓风;《红楼梦》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李滟波;中国创世神话元素及其文化意蕴[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尤海燕;明代折子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侯姝慧;20世纪新故事文体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双花;论五四前后小说译作对创作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静;张祜纪游诗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迟海;论宋词中的“悲秋”与“士不遇”主题(北宋篇)[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良彬;从浅唱低吟到泛着阵痛的独语[D];西南大学;2007年

7 彭颖;艺术的纸[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8 侯冠华;产品形象在家电产品外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9 夏君;弗洛伊德主义对《我弥留之际》之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叶旭军;深刻广博的主题 新颖独到的手法[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53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153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6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