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斯基与拉赫玛尼诺夫双钢琴作品比较分析
本文关键词:阿联斯基与拉赫玛尼诺夫双钢琴作品比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双钢琴 交响性 室内乐 旋律 演奏技术 音色 差异
【摘要】:安东·阿联斯基与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二人皆是双钢琴音乐的热衷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们年龄相差不多,有着师生之缘,但却生活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不同的经历与音乐追求使其创作风格迥异。本文主要从创作及演奏的两方面艺术特点对二者的双钢琴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了其作品中的室内乐特性与交响乐特性,旋律、调式特性以及音乐形象特点,通过对三方面的比较分析来指导演奏,使演奏者的诠释更加符合作曲家的创作风格。
【作者单位】: 天津音乐学院钢琴系;
【分类号】:J624.1
【正文快照】: 在浩瀚的钢琴音乐文献中,双钢琴音乐始终是一支奇葩,从复调大师巴赫到古典精灵莫扎特,从钢琴诗人肖邦到音乐哲学家勃拉姆斯,再到印象派音乐代表德彪西、拉威尔,各个时期的音乐家都为双钢琴这种形式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19世纪后半叶,俄罗斯的音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兆勋;拉赫玛尼诺夫的双钢琴音乐[J];钢琴艺术;2001年01期
2 艾峰;;试论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的悲剧性艺术风格[J];齐鲁艺苑;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利;;对综合性大学音乐系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邓t$;;死亡与重生——如何在演奏中体现作品的永恒性与时代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3 胡欣婷;;全面的音乐素质在钢琴学习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4 王卉;;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兼论德彪西钢琴作品的主要创作手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李丹;;钢琴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史玉;;钢琴演奏教学中倾听能力培养的探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柳劲涛;;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罗斯钢琴教学法概述[J];北方音乐;2009年06期
8 葛燕;;浅析钢琴演奏中的“放松”问题[J];北方音乐;2010年08期
9 吕冬;;舞台表演在音乐教育中的心理学意义[J];北方音乐;2010年12期
10 杨洋;;谈谈钢琴教学中的读谱问题[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纪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王宝龙;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的交响音乐创作[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高拂晓;期待与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6 王晶;肖斯塔科维奇晚期弦乐四重奏音乐语言与结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罗宇佳;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杨婧;作曲家个人风格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9 胡筱铮;施尼特凯室内乐作品中的复风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10 袁昱;杜鸣心交响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蒙;探索中国当今钢琴立体教育及其教材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熊焱;米约双钢琴作品《胆小鬼》本体分析与演奏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麻蕾;唯物辩证法在钢琴教学与演奏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占祺;对钢琴协奏曲《走进新时代》中钢琴演奏技法的研究及其部分作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荣;邢台市儿童钢琴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卓;积极品质对钢琴成绩的影响及教学中的培养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兴东;合唱作品案头工作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洋;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唐寅玲;莫扎特第十一首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表演解释的差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y嚾,
本文编号:1154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15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