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学术团体在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以广东省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25 17:18
本文关键词:民间学术团体在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以广东省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广东汉乐 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 保护 传承
【摘要】:广东汉乐是广东三大乐种之一,2006年广东汉乐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文论述了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在当地广东汉乐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并以实地田野工作考察资料的论证,指出在当今市场经济时期发挥民间学术团体的作用是保护和传承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策略之一。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岭南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编号10GR-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07;G122
【正文快照】: 广东汉乐是广东客家民系的民间器乐曲,主要分布于粤东客家方言区域的梅州、蕉岭、风顺、平远、韶关、惠阳等地区,又以梅州市大埔县为代表,旧称客家音乐、汉调、汉乐、清乐、外江弦、儒家乐等。据查是古代汉民由中原南迁时带入的,有“中州古乐”之称。广东汉乐包括丝弦乐、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光钰;;广东汉乐活态传承及发展的现代视野[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雪姣;;关于广东汉乐传承主体的思考——谈音乐类大学生在广东汉乐传承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2年07期
2 刘泽梅;;客家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之策略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焦皓华;马达;;大埔广东汉乐声音景观及其与当地文化区域的相互作用[J];民族音乐;2012年02期
4 张利珍;;广东汉乐的传承与传承人的研究分析[J];音乐创作;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雷;梨园拉魂第一腔[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226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26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