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少数民族传统合唱与中国民族合唱理论构建——以岩洞镇侗族大歌公母合唱理论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26 04:30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合唱与中国民族合唱理论构建——以岩洞镇侗族大歌公母合唱理论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侗族大歌 少数民族 传统 合唱 公母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合唱不再仅仅是遗产,而是当今中国民族合唱理论构建的重要资源。因此在倡导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当今,通过岩洞镇侗族大歌这样的案例研究,我们将理解南侗人的公母合唱理论折射出我国上古时期阴阳二元文化观,将理解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合唱理论的独特性和在当今中国合唱艺术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
【基金】:2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布努瑶音乐研究》(编号11YJC760054)阶段性成果之一 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中青年教师发展计划访问学者专项资金支助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我国十多个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拥有合唱这样一种音乐形式,例如:德保北路壮族民歌、侗族大歌、傈僳族摆时、哈尼族八声部民歌等等。这些风格独特的民间合唱都活生生的证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合唱是中国合唱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百多年以来,我们被动的跟在西方人的合唱观念后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康隆;谭卫华;;侗族社会的“鱼”及其文化的田野调查[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邓钧;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多声形态及其文化心理特征探微──以侗族多声部大歌和笙乐器为例与彭兆荣先生商榷[J];中国音乐学;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楼胜;;高师器乐重奏教学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1期

2 仝云蛟;;从中西方音乐文化之比较谈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J];大家;2012年15期

3 王晶;郑瑞芝;;多声部民歌中的对比模仿复调因素[J];大舞台;2006年04期

4 滕明薇;;少儿时期的钢琴学习[J];大舞台;2012年05期

5 王勇杰;章丰言;;解读电视剧《成吉思汗》的音乐文化[J];电影评介;2008年13期

6 李婷婷;;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J];大众文艺;2011年06期

7 汪蕾;;中国音乐多声思维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1年19期

8 甘小云;;土家族悲喜音乐的艺术及民俗解读[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刘雯;;德保北路歌手民间合唱观[J];歌海;2007年01期

10 曹昆;;合唱“练声”的思考[J];歌海;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扬;三首管弦乐作品中的旋律“音程向位”与和声“音程位”探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3 付晓东;和谐与协和的历史演进与验证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张晓松;历史文化视角下的贵州地方性知识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6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乔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张强;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1949-1966)[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9 向华;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婷婷;禾中之鱼[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杨涛;浅析侗族大歌的音乐特征及其对基层合唱训练的启示[D];云南大学;2010年

3 张昀;论原生态民族音乐创作中的美学呈现[D];云南大学;2010年

4 周红;江华瑶族《盘王大歌》的艺术特征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陈俊人;樊祖荫五十六首钢琴小曲的和声特色[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6 王玉威;西北地区合唱艺术发展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乌云娜;巴尔虎人的仪式音乐与音乐生活的变迁[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郭文萃;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乌力格尔叙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韩娜;河套酒歌的声乐美学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艳;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跳菜”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秋;;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吴晓秋;试论铜锣与铜鼓的关系[J];东南文化;2000年01期

3 吴孟吉 ,谭仕光;瑶族铜鼓舞源流管见[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4 蓝正祥;略论布努瑶民歌的翻译[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5 韦丹芳;试论铜鼓文化的变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6 蒲亨强;;寻千年楚声遗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7 刘嵘;;土家族梯玛巫祀仪式歌曲的风格特征——兼与土家族其他民歌相比较[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李晓岑;李志超;张秉伦;彭子成;李昆声;万辅彬;;云南早期铜鼓矿料来源的铅同位素考证[J];考古;1992年05期

9 蓝雪霏;论"游移"——中国民间音乐结构原则研究之一[J];音乐研究;2004年04期

10 罗康隆;民族现代化道路的思考——瑶族布努支现代化历程的个案分析[J];民族论坛;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培宇;;小黄大歌[J];中国西部;2006年10期

2 伍国栋;侗族民间合唱旋宫实践的初步探讨[J];音乐研究;1985年04期

3 张贵华;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J];中国音乐;2004年03期

4 陆锦宏;袁刚;;一种民族的声音 一种人类的文化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年03期

5 孙家家;;侗族大歌的传承及其意义[J];群文天地;2011年07期

6 桑德诺瓦;机遇与挑战共存 希望与光明同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九届年会”综述[J];中国音乐;2003年01期

7 常钟文;;试论侗族大歌的和谐之美[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03期

8 ;《侗族大歌保护办法》获贵州省黎平县人大会议表决通过[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2期

9 吴定国;;侗族大歌情结[J];杉乡文学;2010年09期

10 杨殿斛;论侗族大歌音乐传承[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兰花;;浅论侗族大歌在现代传播背景下的传承与发扬[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胡筱铮;;对当代复调教学的几点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朱伟芳;;试谈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孙丽萍;;论唐都长安乐舞文化的外族因素[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缪丽容;;民族风情与艺术童趣的统一——少儿舞蹈作品《翠竹声声》创作谈[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6 吴土艮;;“花儿”的语言魅力[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7 苏年布德;潘萍;乌达巴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于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7年9月——11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李晨;;闽东畲族歌舞[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9 任胜洪;;侗族歌班的社会人类学分析——以从江县小黄侗寨为个案[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杨鸣键;;当前我国西部地区的音乐感知结构[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汪志球;贵州:“侗族大歌”传唱后继乏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杜再江;开设全国首个侗族大歌本科班[N];贵州民族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杜再江 实习生 孙远桃;侗族大歌遭遇传承发展之困[N];贵州民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宋冰;天籁之音侗乡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5 通讯员梁觉振;民族文化之苑又添奇葩[N];柳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沈仕卫;一个民族的声音 一种人类的文化[N];贵州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小梅;当一种声音成为人类遗产[N];贵州日报;2009年

8 邢华;“让侗族大歌更加响亮”[N];贵州民族报;2010年

9 记者 吴丹;侗族大歌,古老的复调[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记者 伍斌;侗族大歌“借力保护”与时间赛跑[N];解放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乔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任秀蕾;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乔邦利;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5 叶国辉;库塔克的音乐创作及其观念[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薇;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审美底蕴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汤晓霞;清代满族音乐结构与曲牌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魏玮;古筝演奏作韵技法的传统表现与当代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4 谢娟;侗族大歌艺术风格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5 黄菊;当代社会变迁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曾志;鼓楼下的天籁之音—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善兰;影视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大歌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谭厚锋;宰荡村侗族大歌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尹庐慧;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贵州省黎平县九龙寨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涛;浅析侗族大歌的音乐特征及其对基层合唱训练的启示[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28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28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1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