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艺术活态传承中的名实之辩——对“青歌赛”唱法概念的再考量

发布时间:2017-12-03 02:00

  本文关键词:艺术活态传承中的名实之辩——对“青歌赛”唱法概念的再考量


  更多相关文章: 青歌赛 原生态唱法 民族唱法 美声唱法 流行唱法


【摘要】: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从11届到15届设立"原生态"唱法到取消的过程,体现了对原生性文化与生态关系的重视、喜爱、弘扬、认识、回归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让我们看到我国文化艺术界在遇到当今全球化生态整生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和谐问题及无法解决的困惑时,将目光转向现存活在地理环境相对清晰,生态因子、序列相对完整的生态环境中与主流文化共时,但相对被边缘化的弱势文化群体的音乐生活。即对尚未被全球化冲击、并未完全改变的民族民间原生、活态音乐文化特色样式的回眸与观照。以此希望从现存的此种文化样态中找到久远的母文化原始性基因,获得解决当今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单一化、格式化问题的新办法。但在"生态"前冠以历时性状语"原"组成新词"原生态",并教条地用于文化历史时空的活态文化的传承实践中,其中造成的观念到实践等的悖论及各种混乱也应当辨明。有必要进行一次跨学科的辨析,以期尽达艺术活态传承中的名实之清。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616.2
【正文快照】: 与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以下简称“青歌赛”)平行的民歌赛事如历届陕北民歌大赛;“神华杯”书香榆林2010中国民歌邀请赛;2013中国畲乡“三月三暨中国畲族民歌大赛”;2012年9月3日至6日,在湖北十堰市武当山,由文化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由中共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光耀;;“世界历史性存在”视野下的民族音乐多重化[J];阅江学刊;2012年03期

2 贾舒颖;田青;;“原生态”冲击青歌赛——大赛评委田青评析第12届青年歌手大奖赛[J];艺术评论;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3 邵显松;;析哈代小说在传统框架内表现出的超前意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郑明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理论发展的新境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吴学琴;挑战单向度全球化——马克思关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化理论评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张能为;;论萨特伦理学的评价维度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任冬冬;;基于认识论视角下的以人为本内涵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施光跃;;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民生问题考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练庆伟;;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概念的形成及蕴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胡美灵;;农民自治权探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培龙;;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基及其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范耀登;;论特区政治改革的先行与试验[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8 葛振国;;“五名”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兆雪;刘勋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光辉典范[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7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袁丽丽;十月革命前俄国合作社的思想和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李婷;瞿秋白民生思想探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光耀;;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当代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兵;;共鸣、呼吸、吐字在不同唱法中的运用特点[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3期

2 张思艳;;试析大文化音乐背景中的当代声乐艺术唱法[J];黄河之声;2010年09期

3 郑勇;;谈声乐教学中的唱法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徐大公;;歌唱艺术中的四种唱法[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5 胡郁青;美声、民族唱法异同探微[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罗平冠;;对“原生态”唱法的几点认识——兼与张智斌先生商榷[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刘凤;;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异同与融合[J];艺术广角;2007年04期

8 马馨萍;;民族与美声在唱法上的几点区别[J];飞天;2011年08期

9 ;民族唱法的窍门(一)[J];校园歌声;2008年08期

10 叶文辉;;“科学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诸问题刍议[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群;王建;高下;沈晓辉;俞晨杰;杨烨;;美声与民族唱法中不同元音嗓音测试分析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2 马建华;;“面罩”唱法在民族唱法中的运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聂秀娥;;弘扬音乐文化 服务和谐社会[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庄民权;;声乐训练的民族化问题[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陈茉玲;;歌唱呼吸散论[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声乐教育——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上的讲话[A];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车小红;;试论高校声乐教学的师生素质和教与学关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8 纪露;;高雅与通俗的“界定”——看戴玉强独唱音乐会有感[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9 涂怡岚;;论周小燕声乐教学整体观的形成和确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苗鸿信;;我国通俗唱法的基本特征[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洁;“千人一面”辩[N];音乐周报;2003年

2 孙焕英;“青歌大赛”三问[N];北京日报;2006年

3 天水市歌舞团 杨涛;浅谈民族声乐与民族唱法[N];天水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周静 沈仕卫 实习生 季节 王晶 段成柱;贵州最适合用民歌来抒发[N];贵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谭雅竹;省第二届青歌赛民族唱法决出单项奖[N];云南日报;2007年

6 贺白丹;呼吸就像闻花香 吐字须先练朗诵[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显舟;偶然与必然[N];音乐周报;2006年

8 李小莹;民族唱法的路不止一条[N];中国艺术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吴月玲 实习记者 张亚萌;青歌赛美声组为何中国歌曲唱得少[N];中国艺术报;2006年

10 王秉锐;我对金钟奖声乐比赛的几点感受[N];中国艺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共融性问题考察与反思[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2 陈芳芳;论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响[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3 张慧勇;“三种唱法”之我见[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4 田洁;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肖萍;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歌唱技巧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硕;红梅盛开 喜获众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莎莎;“吴碧霞现象”声乐教学理念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盛况;论美声唱法中的声情并茂[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坚;美声唱法在当代中国发展概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魁丽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及其发展趋势[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47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47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6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