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传两种琵琶谱的记谱法
本文关键词:浅谈唐传两种琵琶谱的记谱法
【摘要】:现在可以见到唐代所传的琵琶古谱有四弦琵琶谱和五弦琵琶谱两种:四弦琵琶谱是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敦煌乐谱》(日本所存的单页《天平琵琶谱》亦属此类谱式);五弦琵琶谱见于由日本近卫世家祖传的长卷古谱《五弦琴谱》。从现存的三种琵琶古谱来看,四弦琵琶和五弦琵琶的记谱法并非是伴随着四弦琵琶和五弦琵琶一起从西域传到中原的,而是由中原音乐家设计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五弦琵琶第五弦第一相音位的谱字"九",它横向紧接在四弦琵琶第四弦第一相音位谱字"八"之右方,从而造成了和原来第一弦第二相变形谱字"九"的重复。这足以说明四弦琵琶音位谱字记谱法的设计在前,而五弦琵琶的音位谱字记谱法是在四弦琵琶音位谱字记谱法基础上再添加了第五弦上的"子、九、中、四、五"五个谱字和第四弦"孤柱"上的谱字"小"而形成的。
【作者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分类号】:J613.2
【正文快照】: 琵琶有“四弦琵琶”和“五弦琵琶”之分。对于这两种琵琶的起源,日本林谦三先生在《东亚乐器考》中说:“五弦,正名应该称五弦琵琶,乃是具有五条弦的琵琶,和伊朗系的四弦琵琶同出于远古时代的中亚地方。由于分化发展的路径不同,遂于外形、演奏上这两系的琵琶之间有着明确的几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谦三,陈应时;全译五弦谱[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2 饶宗颐;敦煌琵琶谱写卷原本之考察[J];音乐艺术;199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茜;;管子的历史发展与教育价值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付明华;;龟兹文明及音乐艺术——龟兹乐的东渐[J];电影评介;2008年18期
3 丁璐;;日本学者对中国音乐史学科学化的贡献[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8期
4 何政荣;;京族独弦琴形制研究[J];歌海;2011年02期
5 周正军;胡家勋;;莫轰≠唢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年02期
6 范子烨;;自然的亲证——关于中国古代长啸艺术的音乐学阐释及其现代遗存的田野调查[J];故宫学刊;2013年01期
7 周乐;;民间音乐与民族、国家——中外音乐人类学者“民族国家”观点之差异[J];大众文艺;2013年21期
8 黄若然;;中国筝乐的民俗特征[J];大众文艺;2014年02期
9 余其彦;;中国美术考古史上的古琴艺术[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侯峰;;浅谈云冈“异形笛”[J];黄河之声;2009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学智;;南阳汉画像中鼗鼓的图像学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应时;;论敦煌乐谱中的西域古曲[A];龟兹学研究(第四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宁宁;日本地歌三味线角色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4 左汉林;唐代乐府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海滨;唐诗与西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谢瑾;中国古代箜篌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刘洋;唐代宫廷乐器组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幔;“和而不同”[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李丽;汉唐时期琵琶文化地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陈琪;青州北朝背屏式佛教造像中飞天伎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韦勇军;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竹制横吹乐管器名三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正夷;唐代琴文化初探[D];复旦大学;2010年
6 金慧;筒状无指板胡琴类拉弦乐器的历史考察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7 王旋;筚篥的源流及东传日本、朝鲜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8 张俊;龟兹石窟壁画之宗教文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9 雷日朗;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壮族啵咧艺术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灿;中越独弦琴音乐文化比较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永平;敦煌乐谱的词曲组合[J];中国音乐学;1993年01期
2 胡慈舟;论敦煌乐谱研究中实证方法的运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3 陈应时;敦煌乐谱《急胡相问》[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Z2期
4 陈应时;敦煌乐谱“掣拍”补证[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5 杜亚雄;;解读敦煌乐谱的里程碑——评陈应时先生的《敦煌乐谱解译辨证》一书[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赵维平;敦煌琵琶谱新解[J];人民音乐;1988年09期
7 陈应时;;敦煌乐谱“掣拍”再婭[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8 陈应时;;敦煌乐谱是工尺谱的前身吗?[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9 陈应时;敦煌乐谱《品弄》[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10 赵玉卿;关于敦煌乐谱的节奏研究[J];戏文;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国学;敦煌艺术的“三绝”[N];中国艺术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叶翠;维吾尔族古老神秘乐器:艾捷克[N];哈密日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伍三土;宋词音乐专题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2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凌云;落入凡间的天音—《敦煌乐谱》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3年
2 安达智惠;林谦三的《敦煌琵琶谱》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3 曹琳;五台山佛教音乐中保存唐曲子的考证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47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47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