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声诗并著”“正解”商榷
本文关键词:“乐府声诗并著”“正解”商榷
【摘要】:李清照"乐府声诗并著"之说产生在南北宋之交重建礼乐文化的时代大潮中,在于揭示"诗"之歌唱的发展历史,强调"诗"之歌唱的必然性,以及创作"协音律"之"歌词"的特殊性。"乐府"、"声诗"均为历史概念。在《苕溪渔隐丛话》所引"李易安云"这段话中,"乐府"指"永依声"之"歌","声诗"指"声依永"之"歌"。以"乐府"名"词",已是当时惯例。任半塘《唐声诗》之"声诗",专指"直接协乐合舞之歌辞",是在唐代歌唱"实际表现"和"历史基础"上确立的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强调"声"之于"文"的重要影响意义。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晁无咎》:李易安云:“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名姓,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尚勇;;李清照《词论》“乐府”诠疑[J];文学遗产;2008年06期
2 李定广;;“声诗”概念与李清照《词论》“乐府声诗并著”之解读[J];文学遗产;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李佳;;中道自然的渐行渐远——以皎然“至丽而自然”说为中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曹曦;殷开;;饱濡铅泪记桑田——陈寅恪与胡适眼中的“台湾民主国”[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4 郭素红;;明人作伪现象析论[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5 崔文彬;;试论苏轼的排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李本红;袁晓薇;;略论《招凉亭贾岛破风诗》——兼论贾岛形象在表现元代文人心态方面的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袁晓薇;从“柳七风味”到“自是一家”──论柳永、苏轼词消息相通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张全明;张舜;;宋代人的读书风气与高雅境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葛金芳;;“农商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宋以降(11—20世纪)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谢琰;;屈骚传统的失落与宋诗情感特征的形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欢欢;;苏轼科技活动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冯培红;;敦煌本《国忌行香文》及相关问题[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3 李乾耀;;《论语》与《儕子》中的孔子——“为学”与“为道”的两种思想[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4 胡f擅,
本文编号:1271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7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