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街唱”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0 22:21
本文关键词:邯郸“街唱”艺术研究
【摘要】: 本文以“街唱”这一群众音乐文化现象为切入点,以邯郸“街唱”艺术为具体研究对象,讨论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通过对邯郸“街唱”这一群众艺术之表现形式、特点的阐述与分析赵文化对邯郸“街唱”艺术的奠基和引导作用,继而提出邯郸的“街唱”艺术在当地群众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着重揭示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和对当下我国民众的社会生活与艺术审美所具有的现实价值。为我们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整个社会的”街唱”文化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的研究,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全文共分三部分,每部分自成一章。其中,第一章以音乐学界以及社会各界对邯郸“街唱”的理论关注与研究现状为基础,围绕着本文研究邯郸“街唱“的目的,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以及“街唱”与“红歌”之比较。第二章主要是对邯郸街唱之艺术形态的音乐学分析与认识。它包括“街唱”在当地的发展现状与历史成因,其参与者、组织者、所用曲谱、所传唱法、等音乐形态的,自娱自乐与参加当地的相关演出等本体性的研究。第三章,旨在就上述“研究”的理论结果的现实意义,给予一些文化层面的认识。 结论部分,立足于邯郸“街唱”文化的现状对它其未来发展给予一定的展望。本文的“研究”和写作,主要运用了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紧紧围绕邯郸“街唱”文化的表象特征,以民族音乐学的质量观为理论核心,深层次的挖掘邯郸“街唱”艺术特有的表现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由此,通过邯郸“街唱”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形态、特点、要素、审美特征—邯郸“街唱”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三个层次的阐述,旨在通过对邯郸“街唱”文化艺术的样式经验总结,希望能够得到艺术专业人士的重视和政府加以扶持和引导,使之朝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乐风,子锐;中国音乐“源”“流”刍议![J];中国音乐;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1276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7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