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白沙细乐》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12-11 06:07

  本文关键词:《白沙细乐》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纳西族 白沙细乐 研究 综述


【摘要】:《白沙细乐》是纳西族一部传统歌舞器乐套曲,是纳西族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白沙细乐》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有近50年的历史,本文拟对《白沙细乐》的称谓、源流、性质、音乐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和综述。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白沙细乐》是纳西族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白沙细乐》的研究是纳西族音乐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许多汉族和少数民族音乐工作者对《白沙细乐》给予高度关注,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涉及《白沙细乐》的诸多方面,现将这些研究成果按类别综述如下。一、关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妮娅;;悠悠古曲 声声和韵——云南纳西古乐探微[J];歌海;2009年03期

2 冯文慈;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J];音乐研究;1986年01期

3 毛继增;蒙古族、纳西族音乐文化交流的产物——白沙细乐[J];音乐研究;1997年03期

4 桑德诺瓦;对《勃拾细哩》考释的若干质疑[J];民族艺术研究;1992年02期

5 黄镇方;白沙细乐之谜[J];民族艺术研究;1992年05期

6 桑德诺瓦;纳西族《勃拾细哩》考[J];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03期

7 孙明跃;“白沙细乐”乐器考[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3期

8 高建群;纳西族古乐《崩时细哩》的价值[J];民族艺术;1999年02期

9 毛继增;白沙细乐考[J];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01期

10 乐;关于白沙细乐渊源争论[J];音乐研究;198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蕴华;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李城;迟震;;梨乡唢呐乐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张红梅;;南齐郊祀乐小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4 宋恩伟;;乐舞一体话六代 秦汉俗乐占先声——秦汉俗乐兴起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5 李为渠;;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6 海君;;论“宰割辞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7 何晴利;;“乐府”始创年代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8 侯晓霞;;八十四调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9 王萍;;论唐代琵琶诗之意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覃勤;;中国“乐”与“诗”的分合渊源及关系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其格;;浅论北方草原民族的图腾信仰[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2 徐新建;;历史之维和生命之维:“原生态文化”的双重视野——以“侗族大歌”的入世为例[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3 陈应时;;苏祗婆传授的龟兹乐律[A];龟兹学研究(第五辑)[C];2012年

4 王政;;《诗经》与跨民族的“羽饰”现象[A];东方丛刊(2003年第4辑 总第四十六辑)[C];2003年

5 刘建虹;;大学生音乐素养与情绪情感的关联性初探——以乐山的3所高校为例[A];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呁雪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声像的历史价值初探[A];第一届中国音乐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徐欣;内蒙古地区“潮尔”的声音民族志[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孙慧佳;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舞蹈结构及功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7 张宇;中国建筑思想中的音乐因素探析[D];天津大学;2009年

8 任飞;唐代太常、教坊乐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红梅;当代蒙古族敖包祭祀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李亚芳;透过文本:对西方传教士记录的鄂尔多斯音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阳;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与商业价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英霞;小说《金瓶梅》的音乐史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鲍树柏;古代汉语乐器名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莉;云南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陈亮;云南楚雄彝族服饰图案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初益辰;宋代宫廷音乐机构设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晓莲,保继刚;解构纳西古乐神话——对一项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的人类学分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蒲恩立;;云南呈贡归化东汉墓清理[J];考古;1966年03期

3 张增祺;王大道;;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5年02期

4 吴诗池;从史前乐器的考古发现看中国音乐文化的本土起源[J];音乐研究;2000年04期

5 毛继增;蒙古族、纳西族音乐文化交流的产物——白沙细乐[J];音乐研究;1997年03期

6 赵宽仁;丽江古“胡拨”的收集[J];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04期

7 桑德诺瓦;对《勃拾细哩》考释的若干质疑[J];民族艺术研究;1992年02期

8 黄镇方;白沙细乐之谜[J];民族艺术研究;1992年05期

9 桑德诺瓦;纳西族《勃拾细哩》考[J];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03期

10 桑德诺瓦;丽江纳西族洞经音乐的传说、曲牌及形态[J];民族艺术研究;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民;;千秋功绩——对《白沙细乐》的抢救与保护[J];云岭歌声;2000年02期

2 杨曦帆;论丽江“白沙细乐”的风格形成与现代化发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9期

3 和占环;;《白沙细乐》及其乐队[J];民族音乐;2006年01期

4 孙明跃;方伟伟;;社会功能变迁中的“白沙细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孙明跃;方伟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细乐》的历史与现状[J];民族音乐;2012年06期

6 方伟伟;孙明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细乐》的历史与现状[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毛继增;白沙细乐考[J];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01期

8 乐;关于白沙细乐渊源争论[J];音乐研究;1989年01期

9 白莎;白沙细乐[J];满族研究;1992年01期

10 黄镇方;白沙细乐之谜[J];民族艺术研究;199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省社科院 杨福泉;“元跨革囊”渡口考察记[N];云南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1277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77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b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