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歌唱内心听觉能力培养与训练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2-11 07:14
本文关键词:对歌唱内心听觉能力培养与训练问题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歌唱生理听觉 歌唱心理听觉 感知矛盾 培养训练
【摘要】: 在进行声乐表演艺术的学习与艺术实践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技术动作的控制,技能、技巧的运用,必然与歌者自身的感觉、知觉、意识与想象、联想等紧密关联,并且从中去寻找与把握各种与之相连的动态信息。对于艺术歌唱者来讲最重要的感知、觉能力非听觉莫属。无论是舞台艺术表现,或者对于歌唱嗓音的开发,艺术歌唱技能、技巧的培养和训练,都必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要依赖于歌者自身和其受众的听觉加以监督和调控。声音的传播是以通过气体、固体、液体这三种媒介物质进行,且需有一定的空间场。因此,在以艺术歌唱音响效果为信号的歌唱听觉活动中,将会因为传播媒介的不同而产生三种不同的客观听觉感知类型。同时,也正是这三种传播媒介和通过这三种媒介的传导产生上述三种听觉感知类型的存在,造成听觉感知矛盾的产生,最终导致独具个性特征的复杂歌唱听觉现象的出现,这样的歌唱听觉现象,自始至终又都在以其自身的方式影响和制约着艺术歌唱者的舞台表演艺术活动,或学习与实践艺术歌唱技能、技巧的特定进程。究竟怎样能够使歌者形成在内外复合传导途径下获得自身的主观听觉,尽可能自觉、主动的适应并建立只有在单纯外传导途径下的客观听觉,并借助歌唱内心听觉的帮助和支持功能,让歌者从根本上意识,体会到自身主观听觉的音响效果与自身嗓音在进行艺术歌唱活动中音质、音色的区别,在一定长时期的学习与实践进程培养和确立自己的歌唱听觉能力,形成适合歌者自身嗓音类型所属音质、音色的声音概念,并在这样的前提下熟练运用所学的艺术歌唱嗓音发生技能、技巧,从容获得个性嗓音合乎艺术歌唱审美规范的理想艺术歌唱音响效果,培养歌者真正具有敏锐的歌唱听觉能力,从而有效地指导歌者自身的艺术歌唱实践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1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爱萍;论成人声乐教学中“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王志军;论歌唱者的听觉感知及其对歌唱的作用[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薛红平;培养良好的声音审美观[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林立君;“内心听觉”与声乐艺术[J];人民音乐;2001年07期
5 张力泉;论听觉在歌唱训练中的重要性[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韩勋国;试论想象在歌唱中的调控作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1277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7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