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勃拉姆斯钢琴变奏曲OP.24艺术特征初探

发布时间:2017-12-24 21:23

  本文关键词:勃拉姆斯钢琴变奏曲OP.24艺术特征初探 出处:《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变奏曲 三大变奏曲 艺术特征 变奏手法 演奏提示


【摘要】: 变奏曲发展历史悠久,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三部伟大的变奏曲——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贝多芬的《狄亚贝利变奏曲》和勃拉姆斯的《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他们分别是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变奏曲创作的巅峰之作。本文第一章讲述变奏曲的发展及类型;第二章对比研究上述三大变奏曲;第三章由勃拉姆斯的七部钢琴变奏曲切入,后将勃拉姆斯的《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作重点研究,从创作手法、艺术特征及演奏角度对这部作品作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2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鲁;音乐与诗歌意境欣赏中的共同点[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周国强;朱志华;;民族风格与功能和声的巧妙结合——桑桐《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之六《哀思》和声分析[J];前沿;2012年02期

3 周国强;朱志华;;继承与创新——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结构分析[J];前沿;2012年04期

4 时毅;;论流行歌曲中的和弦配置与和声进行[J];青春岁月;2011年04期

5 付文娟;刘克利;;浅谈“音乐之父”——巴赫[J];青春岁月;2011年10期

6 刘忆黎;李天义;;简述十九世纪欧洲歌剧发展史[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7 高艳红;;浅谈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J];青春岁月;2012年02期

8 舒毅;;舒曼两首钢琴小品创作分析[J];青春岁月;2012年08期

9 李莺;人文主义:巴赫音乐创作的精神内涵[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白君汉;彰显诗化意境 回归个体感性——19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音乐文化特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霜;;和声共同课教学中和声分析的思维与视角[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黄虎威;;四部和声写作规则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妍冰;;以“应用为本”构建高师和声教材新体系[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柴志英;;跟上时代的脚步——对和声教学体系的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丁铃;;和声写作与和声分析的教学平衡[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钱仁平;1/4音作曲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7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陈晶;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赵书峰;湖南瑶传道教音乐与梅山文化[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丹;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蒙;探索中国当今钢琴立体教育及其教材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熊焱;米约双钢琴作品《胆小鬼》本体分析与演奏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沈琼;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创作特征比较及钢琴演奏技巧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武旭峰;山东省临沂市钢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静;儿童业余钢琴学习中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其相应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韵;梅西安《对圣婴—耶稣的二十凝视》音乐主题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孔越;论钢琴伴奏教师的能力与艺术修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30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330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9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