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的镜、草原的镜”映射下的日本当代音乐——日本传统文化元素在武满彻、细川俊夫作品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树的镜、草原的镜”映射下的日本当代音乐——日本传统文化元素在武满彻、细川俊夫作品中的应用 出处:《音乐创作》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武满彻 细川俊夫 “间”与“触” 书法 庭园
【摘要】:武满彻、细川俊夫作品中日本元素的应用具有抽象性,不仅蕴含日本美学思想也反映出20世纪西方美学与哲学思想。他们对日本文化的吸收、借鉴与利用是多方位、多角度的,从特殊的音响、音乐构造、音乐的走向以及美学思想上都找到了借鉴的元素。本文从武满彻、细川俊夫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方式上的几个方面探讨两位日本当代作曲家如何将国际性的音乐语言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
【分类号】:J609.313
【正文快照】: 同时身处全球文化语境与亚洲文化语境的日本作曲家们或主动、积极地或被动、消极地学习西洋音乐,大致经历了从简单模仿到作曲家自己音乐观念形成这样一个过程。而观念取决于作曲家对待音乐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与作曲家所处地域的语言文化、社会环境、个人经历、教育程度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志斌;武满彻的风格与观念[J];中国音乐学;2003年01期
2 郑伟;;似梦非梦武满彻[J];音乐爱好者;2007年02期
3 蒋力;好一个大江光[J];音乐爱好者;2002年07期
4 幸榕;;武满彻音乐创作风格特征简介[J];音乐创作;2008年04期
5 高为杰;20世纪音乐名著巡礼 种类协奏曲补充(十七)[J];视听技术;2001年04期
6 徐康荣;日本的《音乐艺术》[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7 王文;;武满彻钢琴独奏作品的创作风格及演变[J];大舞台;2011年06期
8 郭晶晶;;现代音乐中的东方之韵——东西方音乐的融合在武满彻《吾听水梦》中的体现[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渡边未帆;周耘;;1950年代的武满彻——从五声音阶到意识流[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王萃;;武满彻晚期钢琴小品的和声技法——以《雨树素描》等四首作品为例[J];中国音乐;200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关羽;谭盾畅谈琉森音乐节[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许渌洋;谭盾的水,,凯奇的鱼[N];音乐周报;2010年
3 周皓;走入后现代阵营的赛尔金[N];音乐周报;2011年
4 陈其钢;对当代西方音乐现状的思考[N];音乐周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毛莉;古典音乐在日本持续火热的秘诀[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杨婷婷 高屹;怎样的琉森[N];经济观察报;2009年
7 卜大炜;音乐产业何时出手?[N];音乐周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萃;武满彻和声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2 许志斌;武满彻中期作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檀革胜;武满彻晚期乐队作品的音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魏扬;三首管弦乐作品中的旋律“音程向位”与和声“音程位”探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馨密;武满彻《Toward the sea I》的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2 陈文佳;从“视错觉”到音响幻觉——析武满彻SPIRIT GARDEN的创作技法[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马莉;试论长笛作品《voice》的现代演奏技法[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4 陈若梅;静谧的馨香[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5 刘嫣;武满彻电影配乐的理论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331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33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