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汉画图解“相和歌”艺术的个性化标志——丝竹乐

发布时间:2018-01-04 04:37

  本文关键词:汉画图解“相和歌”艺术的个性化标志——丝竹乐 出处:《音乐创作》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相和歌 汉画像石 丝竹乐


【摘要】:相和歌是汉代民间俗乐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汉代社会音乐文化的窗口。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解读,结合徐州和南阳地区出土的两幅关于相和歌图像的分析,来论述相和歌艺术的个性化标志——丝竹乐。
[Abstract]:Xiang he Song is a treasure in the folk music culture of Han Dynasty, and also a window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music culture of Han Dynasty.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wo pictures of Xiang he song unearthed in Xuzhou and Nanyang are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dividualized symbol of Xianghe song art-silk bamboo music.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
【基金】:2011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徐州汉画像的音乐图像学研究》(11YSB006)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竹之声的完美统一,这是琴曲歌所不能达到的。同时,在很相和歌”是汉代民间俗乐的杰出代表,它是在“街陌返‘_多乐府歌诗中,并未将琴曲歌归入“相和歌”一类,如《卿,二f上! wS云歌》、《易水歌》、《武溪深歌》、《大风歌》等’都被?分别收录于“琴曲歌辞”或"杂歌遥辞”等之中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李建栋;;北齐时代的西域胡戎乐东渐及其对政治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曹小云;;早期汉译佛经与中古汉语词语溯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阚绪良;;《后汉纪》校读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段双喜;;江总生平与佛教关系考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刘运好;丁太勰;;《陆云集》四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张鹏飞;;曹操诗歌抒写模式的审美韵味[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马电;;王融的政治、文化生活与其组诗形成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10 谢小英;;郭璞《游仙诗》主旨再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宋国庆;;论北朝民歌创作的继承性——与汉代北方民歌之比较[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玉文;;以“恶”为例看词的语法分析必须以音义结合为基础[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4 普慧;;《文心雕龙》的审美范畴对外来佛教语词的吸收和借鉴[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5 杨贵环;;王昌龄《诗格》对曹植诗的批评[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6 佟德富;;神话宇宙时空观初探[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6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希;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莉;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侯晓珊;南朝诗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冰洋;汉代四位女性作家的创作内容及文学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芳苹;简论楚歌的流变与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郭云;黄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于慧;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文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怡;;汉画像石中的丝竹乐器[J];东方艺术;2009年S2期

2 伍国栋;;两汉魏晋南北朝“丝竹乐”窥探[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杨永贤;丝竹乐与江南丝竹——渊源小考[J];艺术探索;2001年06期

4 关莉;;汉代乐舞百戏对戏曲艺术的影响[J];南都学坛;2007年03期

5 傅利民;丝柔竹脆情深意切──丝竹乐《江畔》赏析[J];人民音乐;1994年04期

6 王璐璐;;从徐州汉画像石中乐舞艺术造型领略汉代审美风情[J];剧影月报;2008年04期

7 朱存明;;从汉画像石探析汉代盘舞艺术[J];东方收藏;2010年09期

8 王玲;;汉画像石中的汉代音乐社会生活转型发展[J];农业考古;2008年06期

9 丁君君;;从南阳汉画像石上看汉代的器乐艺术[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10 郑燕欣;;南阳汉画像石中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神州;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宇晓;;婆娑弄姿融古风 飞扬浪漫汇汉韵——浅析汉画像中的盘鼓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小盾;;关于《乐府诗集·琴曲歌辞》的几个问题[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岳珍;;隋唐燕乐小曲考论——关于词体发生方式的研究[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有觉;高雪峰;;江南丝竹发源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沈阳;;“建鼓舞”的再认识[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郑祖襄;;词曲艺术中的“一曲多用”及其影响下的琵琶音乐[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绪华;从汉画像石看汉代乐舞艺术[N];光明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顾咪咪邋本报实习生 于涌仙;丝竹“无谱”长萦绕[N];解放日报;2008年

3 舒琳;三晋佳音把耳朵叫醒[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赵兴红;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与戏曲中的滑稽元素[N];文艺报;2006年

5 记者 杨念明 实习生 杨玉玲;用音乐放松心灵[N];湖北日报;2011年

6 许春雷;唢呐的起源与人类的情感[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朱榕;冲淡典雅的中国古代音乐艺术[N];中国档案报;2004年

8 张琳琳;香港国际中乐节奏响“八音和鸣”[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记者 邢兆远;礼俗登上大雅之堂[N];光明日报;2009年

10 崔冠星;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三次接轨[N];中国文化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大顺;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2 滕祯;商乐同荣 修身齐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3 孙尚勇;乐府史研究[D];扬州大学;2002年

4 漆明镜;“清商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5 吴艳;从“门图”到“搭班”:上海民俗音乐传统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若男;从现存汉画像石(砖)资料中看两汉时期的舞蹈活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钟珊;论江南丝竹乐中的扬琴音乐[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3 张t,

本文编号:1377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377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4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