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对传统和声进行中部分“不良进行”的把握

发布时间:2018-01-18 11:15

  本文关键词:对传统和声进行中部分“不良进行”的把握 出处:《音乐探索》2009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和声 反功能 平行或反向五、八度 声部交错 声部超越


【摘要】:传统和声的运用中,有许多需要避免的"不良"进行,诸如:反功能、平行或反向五、八度、声部交错或超越等等,但这些"不良"进行有时只是相对的,在一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它们又是可以被使用的。
[Abstract]:I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harmony, there are many "undesirable" processes that need to be avoided, such as counterfunction, parallel or reverse five, octave, interlacing or surpassing, and so on, but these "bad" processes are sometimes relative. They can be used when conditions permit.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4.1
【正文快照】: 传统和声学里有很多禁忌,尽管现在有一部分音乐工作者总打着反对传统的旗号而不顾这些禁忌。我们无须对此现象作评价,事实上,这些禁忌有时候的确是可以“放宽”的,但这种“放宽”需要与音乐作品的风格相适应。如果所写的音乐是有调性、没有离开传统大小调风格体系的,这种禁忌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永福;“调式交替”理论之比较研究[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张志海;五声性和弦的结构概念辨析及使用特性上的再分类[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周文娇;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和声的艺术特征[J];齐鲁艺苑;2005年03期

4 田文;;从全息角度探究《土楼回响》和声运用的规律[J];齐鲁艺苑;2005年04期

5 赵露;对成人音乐教育《视唱练耳》教学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04期

6 庄曜;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方法概述[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王文静;;《拉克木卡姆》音列的测音与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姚海;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展开部和声特征分析[J];音乐探索;2004年04期

9 刘彤文;增六和弦用法的理论辨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彭程;;略述伊·斯波索宾在音乐理论教育领域的贡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刚;谈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和弦结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馨婷;多个研究角度下的斯克里亚宾早期钢琴奏鸣曲[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海;音乐练耳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2005年

4 颜胤盛;继承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江姝璇;胡戈·沃尔夫艺术歌曲钢琴织体的和声技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颖峰;杜鸣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和声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7 李锐;论俄罗斯当代手风琴音乐作品的民族特性[D];西南大学;2006年

8 冯淼;《库泊兰的坟墓》中拉威尔的古典精神体现[D];西南大学;2006年

9 金晓;《布尔诺维尔视唱曲40首》分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里;“交替调式”与“调式交替”之勘误以及相关转调概念之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亚男;;浅析布里顿《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的多声部写作的特征[J];音乐天地;2011年07期

2 唐珊珊;;米亚斯科夫斯基《第四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和声分析[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3 郝敏娟;朱锦军;;谈笙在独立伴奏时的演奏手法[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4 姜欣;;试析肖邦《降E大调夜曲》的创作特点[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5 宫富艺;;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中的中心和音技术探析——以《第六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J];齐鲁艺苑;2011年03期

6 吕威霖;;最动人心弦的美丽与忧伤——解析拉威尔的《帕凡舞曲——为夭亡的公主而作》[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孙涛;;自由低音手风琴音乐民族化创作探索[J];音乐创作;2011年04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赵方;有交响乐队为湖北花鼓戏配器[N];音乐周报;2007年

2 程征;胜利中诞生的一支奇葩[N];音乐周报;2003年

3 王新;交响合唱《木兰辞》为河南新年音乐会添彩[N];音乐周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奕莹;黄安伦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蒋业芳;基础和声教学中“禁规”的分析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波;试论爵士和声与传统和声的联系与区别[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瑾;法无定法[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夏楠;六本和声著作比较之我见[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林松源;福雷艺术歌曲和声技法初探[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7 范娟娟;探索与收获[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曹栩娴;摇摆乐的和声风格与手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张霞;格里格《钢琴抒情小曲66首》和声手法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李向京;论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和声游移的表现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40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440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e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