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伴奏还是伴唱——声乐伴奏音响制品的美学审视
本文关键词: 声乐伴奏 声乐艺术 声乐表演艺术 二度创作 伴奏音乐 音响 伴唱 制品 音乐美 真正意义 出处:《人民音乐》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伴奏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犹如青翠的绿叶陪衬着声乐之花交相辉映,创造出感人的艺术。时至今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尽管没有伴奏的声乐在论点上可以确立,在实践上也确实存在,但是在人们的审美追求上,没有伴奏的声乐除了特定的体裁之外,是很难为音
[Abstract]:Sound accompaniment is an organic part of vocal performing art. In the long history, it is like green leaves with the flowers of vocal music, creating a moving art.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although the vocal music without accompaniment can be established on the argument and in practice, but in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people, the vocal music without accompaniment is in addition to a specific genre. It's hard to pronounce.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一伴奏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犹如青翠的绿叶陪衬着声乐之花交相辉映,创造出感人的艺术。时至今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尽管没有伴奏的声乐在论点上可以确立,在实践上也确实存在,但是在人们的审美追求上,没有伴奏的声乐除了特定的体裁之外,是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震;特性与风格[J];人民音乐;1980年02期
2 芮岭;斯义桂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讲学[J];人民音乐;1980年03期
3 郭兰英 ,李波 ,王嘉祥;让民族声乐艺术之花大放异彩[J];人民音乐;1980年05期
4 陈巅 ,王德;越走越亮堂——民歌演唱家郭颂的艺术道路[J];人民音乐;1980年05期
5 生廉;草原歌坛的新秀——阿拉泰[J];人民音乐;1980年12期
6 李凌;一颗光芒闪耀的歌坛新星——听吴雁泽的演唱随谈[J];人民音乐;1980年10期
7 张权;喜听天津市青年独唱获奖者音乐会[J];人民音乐;1980年10期
8 吴药声;;民族声乐一枝花——浅谈郭颂的声乐表演艺术[J];学习与探索;1980年05期
9 ;著名音乐教育家黄友葵教授谈声乐人材和声乐教学问题(上)[J];音乐世界;1980年04期
10 ;著名音乐教育 家黄友葵教授 谈声乐人材和 声乐教学问题(下)[J];音乐世界;198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华;;浅论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创新[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魏秀荣;;简谈民歌演唱艺术的美学特征[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苏以淑;;试论新形势下音乐辅导工作的有效途径[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董振国;;在声乐教学中怎样认识歌唱综合规律的掌握[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纪露;;高雅与通俗的“界定”——看戴玉强独唱音乐会有感[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段友芳;;高师声乐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素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孙晓春;;略论民族声乐作品的处理与表现[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林丰;;关于数字化环境艺术教学的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9 周建良;;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训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10 傅磊;;浅谈男中音的声乐教学与训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秀艳;培养学生声乐艺术表现力[N];光明日报;2000年
2 潘文;再谱一曲“歌唱祖国”[N];经济日报;2000年
3 周国安;“三种唱法”划分科学吗?[N];人民日报;2000年
4 吴祖强;“每周一歌”吸引更多人唱和[N];人民日报;2000年
5 文均;《妈勒访天边》喜获“金荷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王f ;“把中国的音乐传播出去”[N];深圳商报;2000年
7 ;声乐划分三种唱法不科学[N];文汇报;2000年
8 高音;唱法如何划分?[N];音乐周报;2000年
9 倪林;何为“专业”?何为“业余”?[N];音乐周报;2000年
10 齐从容;“三种唱法”是与非[N];音乐周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鸥;论山东民歌演唱的传统特色之继承与创新——兼谈我演唱山东民歌时的体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冯亚;论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性[D];河南大学;2001年
3 王保荣;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价值[D];河南大学;2001年
4 姜瑾;论声乐教育的文化回归[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小戈;“软”系统方法论在声乐活动中的应用初探[D];河南大学;2002年
6 吴素芹;亨德尔在声乐艺术发展史上的贡献[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慧勇;“三种唱法”之我见[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8 杨云玉;声乐技能学习的心理探析[D];河南大学;2003年
9 刘海潮;李双江的艺术道路与演唱风格[D];河南大学;2004年
10 王爱红;论歌唱思维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56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456076.html